2024年1月3日发(作者:七下浙教数学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精品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精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数学乐园》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的密切联系。
2、通过走数字迷宫,经历多种途径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做“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逆过程,享受与人合作的乐趣。
4、通过投球游戏,初步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重点难点:复习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走数字迷宫(课前把学生的书桌摆到教室四周,中间留出一大块空地,老师用粉笔在地板上照书上的迷宫画好,写 1
上数字。黑板上有画一个。)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认识他们吗?(幻灯片出示1~7数字,让学生读出它们。)
数字宝宝今天特地邀请我们班同学到数学乐园参加游戏比赛。
师:有没有兴趣?
生:有!
师:数字宝宝说,只要闯过他们摆的迷宫,大家就可以进数学乐园。敢不敢迎接挑战?
生:敢!
2.观察迷宫,明确规则。
师:数学宝宝摆了一个什么样的迷宫呢?
生:有1到7个数字,有一个进口两个出口。
师:按照什么顺序才能走出迷宫呢?谁知道?
学生发言(按照从1到7的顺序)。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2
二、数学乐园开始 分组开始完成数学乐园的题
规则:两组分别从1——7各题选择自己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回答。答对了可以进行下一道题的回答。
分组:多种形式的分组。多次进行回答。
三、总结: 今天,大家在“数学乐园”里玩的开心不?在我们玩的游戏中运用了前面所学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知识。以后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老师再带大家到“数学乐园”里玩好吗? 教后记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1、认识钟面。
2、认识整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说出和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钟表,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会认整时刻。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整时的时刻。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 3
和分针。进一步认识钟面和掌握钟表的方法,能结合实际生活学会看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具安排:
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纸壳钟、学具钟表、例题图、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学具安排:
钟面模型。 课时安排: 2课时。 单元结构图:
第一课时 《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84页《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时针走一格时,分针要走一圈。)掌握整点的含义;
3、知道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的认时刻;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准备:
1、 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4
2、 反映学生一日生活内容的作息时间表(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3、 动画课件一个,教具钟面模型一个。
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教学设想:
通过钟表先认识钟面,再通过指针指向的数字对整点表示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以及电子表格
式所表示的方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5
(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
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
(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点时,妈妈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
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对新知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探究性。】
二、认识钟面
(一)看钟面
(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
(二)说钟面
6
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
(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
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
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
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
(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对表的有个基本的认识。】
三、认识整时
(一)会看整时
1. 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
7
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
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
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
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
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
(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
2. 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
(二)会拨整时
1. 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
(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
师:你是怎么拨的?
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
2. 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 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
8
反馈,抽2对同学展示活动过程。
(三)会认电子表
1. 创设生活情境。
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课件显示手机“7∶00”闪动),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没有迟到,刚刚好。
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间两个小圆点,后面有两个0,说明是刚刚好,没有多出来,前面是7,就是7时。
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圆点后面两个0,是表示整时,对吗?
生:是的。
师: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对的。我们在看手机上这样的时刻时,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7∶00 7时
(课件显示电子表 11∶00 1∶00)
师:你知道这表示几时?
9
2. 联系生活。
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生:我的电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电脑上也有。
师: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许多这样表示时间的。
(投影展示一些票据如船票、超市收银单、银行结账单等)
【设计意图:通过钟表指针的指向使学生掌握对整时的理解。】
四、结合85页做一做说说小明一天中的这些时间在干什么?
师归纳:一天里时针要走两圈,有上午的9时,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9时。
6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教案
五、总结,实践应用
(一)知识梳理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二)学以致用
10
师:用今天新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星期天。 教后记:
第二篇:人教版数学乐园教案.doc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的密切联系。
2、通过走数字迷宫,经历多种途径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做“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逆过程,享受与人合作的乐趣。
4、通过投球游戏,初步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二、重点难点:
复习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1
(一)创设情境,导入实践活动课
应用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数学乐园”的全景图,然后和学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块儿去“数学乐园”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想) 师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师:在“数学乐园”里还有很多“数字之星”,待会儿谁最爱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老师就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上课伊始,创设带领学生去“数学乐园”游玩的情境,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同时以奖励学生“数字之星”这种外显的评价、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
活动
(一):走迷宫游戏
1.复习0~10各数的认识。
师:数学数学,可离不开数字。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数字呢?
(生说出0~10,师贴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娃娃头。)
师:瞧,咱们认识的“数字娃娃”都到齐了,谁能用上面一个或几个“数字娃娃”说一句话呢?杨老师先说一句,你们 12
想不想听?(想)“动物园里有1只熊猫,3只小山羊,5只猴子,它们都可爱极了。”
生:动物园里有5只老虎。
生:马路上有7辆汽车。
生:我家有9个人,吃了5个苹果。
……
师:你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会用“数字娃娃”说话了,你们除了在课本上,还在哪儿看到过他们?
生:在电话上。
生:在日历上。
生:汽车上也有“数字娃娃”。
生:我们的钱上也有……
师: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数字娃娃”,今天我们邀请“数字娃娃”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你们欢不欢迎?(欢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10以内各数说一句话,也就是用它们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这一方面复习了10以内各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13
师:刚才,“数字娃娃”悄悄告诉我,说他们站的队全乱了,谁能按一定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其他同学也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排一排。
(一生上台摆卡片,并说出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他同学分别在自己桌面上摆数字卡片。)
师:你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一生上台摆卡片,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排队是校园中常见的活动。利用它的直观有序性引导学生对0~10各数进行排队,使学生能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这11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从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
师:(出示小黑板)老师这儿有个“小白兔迷路”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想)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这可怎么办呀?于是,他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妈妈,我迷路了,这怎么办呀?”妈妈听了,点了点头说:“孩子,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只要你按
1、
2、
3、4……的顺序走到9,就一定能回到家。”于是聪明的小白兔按妈妈的话去做,终于回到了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白 14
兔是怎样走的吗?(一生上台演示)
[以帮助小动物找家的童话故事引入“走迷宫”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格,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
3.学生独立“走迷宫”──帮助小兔找家。
(让四生分别在四块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不同路线,其他同学在课本上画出小兔回家的路线。)
比比谁想得多,进行评价奖励。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找到了很多条不同的路线,但你们是想到哪儿,走到哪儿。能不能找到一定的规律呢?请你们观察数字表,想一想从1走到2有几种走法?(2种)从左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从右边的2走到3有几种走法?(3种)……如果你们按一定的顺序思考,一定能找到更多条路线。请你们在课后互相交流合作,一起完成,有信心吗?(有)
[学生“走迷宫”开始的思路是无序的。怎样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进行思考的能力呢?这就应在教学中以活动内容为载体,教给学生思考的一般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表,使学生看出“1”到“2”有2条路,“2”到“3”有6条路……孕伏排列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水平经过“跳一跳”而跃上一个新台阶。]
15
活动
(二):对口令游戏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来复习。(出示8)老师出一个数,你们出一个数,使这两个数组成8。(放鼓点音乐)
师:我出3。 生:我出5。
师:我出4。 生:我出4。……
(同样的形式师生互对组成10,之后同学互对组成9。)
[对口令游戏方便、快捷、效率高。用这种方式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台唱戏”,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显得更加和谐、融洽。]
活动
(三):送信游戏
师:复习了数的组成之后,我们要利用它们来做一些加减题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有)下面请你们按四人小组的位置坐好,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信封反面有一个数字,请你们把桌面上得数与你信封上数字相同的算术卡片放进信封。
(放轻音乐,其中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之后评价,找对的同学表扬自己。)
16
[将枯燥的10以内加减计算变成有趣的送信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完成简单的口算,同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活动
(四):起立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数排第几”的游戏。游戏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会报数吗?(会)请两竖行同学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报数。
师:其他同学也数数自己从前数排第几,从后数排第几。
(师点到从前数第3位同学,从后数第4位同学,该竖行该生就起立拍下手。之后让学生练习从左数,从右数,并注意让其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起立游戏让学生感到既紧张又轻松,通过数数和思考,每位同学对在班上的位置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从前(后)数,自己是第几个;从左(右)数,自己是第几个。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前、后、左、右等空间方向,又区分了几个和第几个这两个易混的概念。]
活动
(五):投掷游戏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看谁投得多” 17
的游戏。
(点学生按规则向篮里投球,共10个球,看能投进几个。同时请一位同学当评判员,用图片表示投进球的数量并贴在黑板上,之后请其他同学当“小记者”,报导几位同学的投球成绩并进行比较。其间还让同学们说说有几个球没投进,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投掷游戏在全体学生中进行,尽管投掷者寥寥无几,但活动让全体学生感到新鲜,每个人都是评判员。就在这看似纯游戏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数投进(或未投进)球的个数,并将这些数目用小圆片贴出来进行比较等活动,使学生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了解直观比较两个数多少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数学乐园”去逛了逛,你们开不开心?(开心)其实只要你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的数学知识,你们想不想学习更多的数学本领呢?(想)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小小数学家”。
第三篇: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教案-人教课标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教案|人教
课标版
课
18
件www. 详细介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第82~83页。 教学要求:
1.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2.通过走数字迷宫,使学生经历多角度、多途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同一问题答案的多样性。 3.以“小小邮递员”游戏,主要使学生经历根据答案选择算式的过程,从中感受与人合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 4.数学投掷游戏。主要渗透统计思想。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教具准备:
铃鼓,信箱,小球,筐子,卡片,数字迷宫图,方格图,,小旗。
教学难点:“送信”、跳方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一段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数学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想不想去?(想)不过老师需要从中选出三个小助手,谁愿意?(挑人)好了,咱们出发吧!
19
二、介绍游戏规则
1.出示“数字迷宫”图。(:“数字迷宫”彩虹图。) 这个数字迷宫图是通往数学乐园的必经之路。走出迷宫的规则是:按照从1~9的顺序走,而且必须是相邻的两个数字。迷宫分左右两个出口,分别通往两个游戏去,顺利通过的同学可得到一张精美的门票。(出口处有两个同学发票。)走错的需停下,回答一道口算题,再继续往前走。 2.介绍“对口令”的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是以击鼓传花的形式来完成。小队长拿出一张写有数字的卡片说:“我说几,”铃鼓传给另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说:“我对几。”再把铃鼓传给下一个同学说:“几和几组成几。”依次类推往下传。如果有说错或重复的,小队长要他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再往下继续进行。 3.介绍“投掷游戏”的方法。(出示。)
首先小队长从参加活动的同学中选出两名记分员和三个拾球的同学,并将剩余人员分成两组排好队进行投掷。(红星队与红花队)边投边记录,每进一个球,就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标志。最后根据进求的多少,决定胜负。 4.小小邮递员。
小队长在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员中,选出2个检信员和2名监督员,将其余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人拿一封信。小队 20
长一声令下,两队同学同时跳方格,每跳一格,就用前一格算式的得数与下一格相加或相减,边跳边说。跳完后将投入与其信中得数相同的信箱中,无法报到的“信”可以投进没有编码的信箱中。优胜队,每人可得到一面小红旗。 师:同学们,今天在“数学乐园”里大家玩得开心吗? 生:……
师:咱们下次再来玩。
注:以上活动均由小队长负责实施、轮流进行。
课
件www.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明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进一步明确“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及“共有几人”这类问题及计算的方法。
21
3、在整堂的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能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板书题:数学乐园)
师: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哪个小组在做游戏时获得胜利,老师就给这个小组加一颗五星,游戏结束时,哪个小组的五星最多,哪个小组就是冠军队,老师为冠军队的每个人准备了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可一定要加油呀!哪个小朋友听最认真、发言最积极,老师还会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
二、组织游戏,寓教于乐。
22
游戏1:对山歌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对山歌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组成8。
师:我出。生:我出3,3加等于8。
师:我出2。生:我出6。6加2等于8„„
(1组和2组、3组和4组各派一名代表对9的山歌,然后1组和3组、2组和4组派一名代表对10的山歌)
游戏2:小小邮递员
师:刚才4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很精彩,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名小小的邮递员,谁知道邮递员是做什么的?
生:送信的。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信箱,信箱上标有数字(
3、
6、
7、9),请各组小组长发给每名同学一封“信”(口算卡片),先在“信”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信”上的题目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它投到标有这个数字的信箱里去。(学生在音乐声中依次上台,读出题目,说出得数,然后投到相 23
应的信箱里。)
注意:可适当安排投不出去的“信”,对于没有送出去的信,先让学生在一边等候,等其他学生投完后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送不出去。
师:信都送完了,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是合格的邮递员呢?
(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里,由组长带领组员检查信箱里的“信”是否送对了,由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
游戏3:比多少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组男女生的人数,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提出比谁多几,比谁少几的问题。
游戏4:接力赛跑
师:小朋友喜欢赛跑吗?我们来做一个接力赛跑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出示4块小黑板,每块黑板上写出相同的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并用纸蒙上,学生做题时撕去蒙住的纸,做完后拍下一个同学的手,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检查正误。
游戏:贴一贴,说一说
1、教师:草地上,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3只小鸡。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24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3=7)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3+4=7)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4-3=1)
2、教师:荷叶上,左边贴6只青蛙,右边贴2只青蛙。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青蛙?(6+2=8)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2+6=8)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6-2=4)
三、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小奖品。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其实今天我们做的游戏是应用了我们刚刚学过的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了更多的知识,老师还领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
第五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 25
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四年级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思维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了解烙饼的方法和时间。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6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同学,数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