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6日发(作者:2019文科高考数学试卷)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44—46页的例1和“做一做”及练习九的

1~4题。

学习目标与策略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写、读乘法算式。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图形,观察所列算式、分析算式特点,感受乘法意义的概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合作意识。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

策略与方法

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 仔细观察

课前准备与课时安排

教具准备:图片(三角形 菱形 小雨伞 五角星 小房子 树木等)

小黑板(练习九的2题、3题)

为设置情景需要,准备大树、果子、小花等

学具准备:小棒若干根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的数学王国就像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快乐园”里面有许多我们喜欢的游乐场所,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精灵”去亲自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探究体验:

1、投影出示:

“快乐园”第一站——拼图厅及教科书45页情境图片

师:小朋友正在进行有趣的拼图游戏,同学们知道图中的小朋友摆的是什么图形吗?你

们能向他们一样用自己学具盒中的小棒摆出你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吧!

2、组织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以小组为单位摆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用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大多数同学按投影片上的图案进行设计,

摆出了几个同样的图案,也有的同学摆出了几个不同的图案。

3、组织学生交流:

哪些聪明勇敢的同学能告诉大家,你们摆的是什么图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学生回答)

a、我们摆了5个三角形,一共用的小棒数是3+3+3+3+3=15

b、我们摆了四把小雨伞和一棵小树,一共用了5+5+5+5+6=26

c、我们摆了四个五角星,小棒总数是5+5+5+5=20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图形,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并感受到学数学的乐

趣,为下一步学习提供了条件。让学生计算小棒的总数,一方面运用了以前的知识解决了问

题,积累了相同加数相加的感性认识,不同加数的算式,便于在后面的比较中体会乘法的意

义。

师:大家开动脑筋不仅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而且还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真

是了不起!下面我们一起看这些算式(教师上面的板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自己悄悄的读

一读

4、分类:

a、你们发现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吗?

b、如果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该怎样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的算式有相同加数和加数不同两类,为理解乘法的意义作

了铺垫。

5、体验相同加数连加和“几个几”相加的联系

a、照样子编写算式

有些学生故意说很多相同加数让老师跟不上。

b、引导

1

教师借机引导出“几个几”相加。

c、组织学生用几个几相加叙述算式,并体会它的好处。

d、教师让学生写出20个3相加(让学生感到很头痛,这时有的学生在家长的辅导下知

道使用乘法,喊着用乘法)

e、你们知道乘号怎么写吗?(像个叉子,像字母x,像加号放歪了„„)

f、你们知道这个算式的写法吗?

(教师板书:20×3 3×20)

设计意图: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了思维过程,同时也揭示了相同加数相加与几

个几之间的联系。

6、揭示课题

像这种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我们就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挑战乘法好

吗?出示课题(一条大青虫背着“乘法的初步认识”向大家走来)。大青虫向大家挑战来了,

它说,“它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变成乘法,你们行吗?”

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并很自然的引出乘法这个新概念,既突出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促进作用。

7、认识乘法

a、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改写板书中的算式,强调两种改法)。

教师板书:5×3=15 3×5=15

b、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乘号、读法。

5×3=15 读作:5乘3等于15。

3×5=15 读作:3乘5等于15。

c、体验改写(改写其它板书)教师随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真正把加法和乘法联系到了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d、拓展延伸

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1+2+3+3+1+2 4+4+4+5 4+4+4+8 7+7+2+3)

设计意图: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

1、同学们快看,前面是“快乐园”的大花园,小花在向咱们招手呢!(出示题目)

2

小花问:“你们知道我们共有多少姐妹吗?”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大树爷爷说大家真棒!想出一些题考考大家(小黑板出示练习九的2、3题,学生在

练习纸上完成后,集体订正。)

3、放出小的哭声,同学们很惊讶,老师借机说,大树爷爷在哭,他的果子被人偷吃了,

谁能帮爷爷补上果子?(根据练习九的第四题要求,补果子,找一些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其

他同学用小棒)。

设计意图:创设不同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枯燥的练习融入现实生活之中,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快乐园”中不仅快乐多,而且智慧多,游玩结束后,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投影出示教科书44页情境图,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5+6=26 3+3+3+3+3=15 5×3=15 读作:5乘3等于15。

3+3+3+5+6=20 3×5=15 读作:3乘5等于15。

1+2+3+3+1+2=12 5+5+5+5=20 5×4=20 读作:5乘4等于20。

(3×4=12) 4×5=20 读作:4乘5等于20。

4+4+4+8=20 4+4+4+4+4+4=24 6×4=24 读作:6乘4等于24。

(4×5=20) 4×6=24 读作:4乘6等于24。

3


更多推荐

学生,算式,乘法,小棒,意图,教师,大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