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数学试卷分析怎样写好)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概念

第一单元《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1.2

1.3

零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整数和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零的相反数是零)

离相等。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

1.4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

对值相等。

1.5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过负数。

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就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两个正

第二单元《有理数的运算》;

2.1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2.2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3 两数相乘,同好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为零)

为1,就称这两个数有理数互为倒数。

若有两个有理数的乘积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4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等于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除以一个数(不

2.5

axax……xa

(设有n个a)= ‘a的n次方’或‘a的n次幂’推导---求几个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

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为底数,n叫做指数。

把一个数表示成a(

10>a≥ 1

)与10的幂相乘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

2.6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2.7 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的数称为近似数。

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末尾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

方根为﹢

法则:正x正=正

第三单元《实数》:

3.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又叫a的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正、负两个平

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像3/1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3.3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

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从左边第

有效数字。 a的平方根为±

a

;其中算数平

a

(a≥0)。

正x负=负负x负x负=负正x正x正=正负x负=正

3.2

(注意:π是无理数)

开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a的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

立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实数的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3.5

第四单元《代数式》:

4.2 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一个代数式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

母也称代数式。代数式可以简单地、具有普遍意义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给数量关系的研究带来方便。

用数值替代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

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

代数式的值。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3

4.4 单项式。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

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5 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常数项也看做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

字母的指数不变。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

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4.6

第五单元《一元一次方程》:

5.1 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所得结

仍是等式。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5.2 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移项。当分母中含有小数时,可以

使

法则: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第六单元《数据与图表》:

6.1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由此决定收集什么数据是适当的。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

接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手段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验互联网查询等间接途经得到。

6.2 数据经整理后进一步使之表格化,便形成统计表,统计表主要由标题(统计表的名称)、标目(例如“污

染指数”“天数”)和数据三部分组成。如下图:

谢塘镇2012年6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污染指数

天数

40

3

70

5

90

10

110

1

120

4

140

7

6.3 折线统计图在反映数据的走向,以及同时反映若干组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尤为见长。

第七单元《图像的初步认识》:

立方体

7.1

长方体

圆柱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三角形

……

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图形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这些

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称为立体图形(如上图①②③),反之,图形所表示

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称为平面图形(如上图④⑤⑥⑦⑧⑨)。黑板面和平静的水面都给我们以

平面的印象,而篮球和水桶给我们以曲面的形象,在数学中的平面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简单的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间的距离。

叫做线段AB的中点,这时AC=BC=1/2.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

AC与BC,点C

7.2

7.3

如图,点C把线段AB平均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

7.4 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所组成的图形,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

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顶点。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

7.5 等于90°的角是直角;小于直角的角是锐角;大于直角小于平角的角是钝角。

锐角= 0°~90°(不含90°、0°)钝角=90°~180°(不含180°、0°)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

提示:直角=90°

平角=180°周角=360°

角的平分线。

7.6 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

的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也可以说其中一个角是

另一个角的补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更多推荐

叫做,字母,数据,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