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2日发(作者:北京数学试卷第5题概率)
三年级端午节数学实践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要回归到生活中。新课标明确指
出:“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
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材新增添的一大版块。通过这些实践
活动课,使学生知道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
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促使学生
学好、用好数学知识。
二、实践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知道一天有24小时,认
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记时法所表
示的时刻进行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
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践使学生养成独立生活,学会合理安排
一天要做的事情。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学会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主题与过程
1、实践主题:合理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
2、过程,见附表样
附表样:
我们认识了钟表,学习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
法,利用好这些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份端午节作息时间表
吧,让我们的生活在时间老爷爷的帮助下过的充实、快
乐。
名 称
起床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三年级端午节数学实践作业总结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
容的四个领域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教师习
惯于按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习惯于上新授课、练
习课和复习课。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数学学习
的直接经验与感受而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数
学综合素养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
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
“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探究性学习注重对生活的感受
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
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
新能力。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学好数学,提高数学实践
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我们广辟渠道,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
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
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本次端午节我们就组织了一次以“合理的安排一天
作息时间”为主题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检查反馈
的情况来看,学生们都能够很好地去完成本次实践作
业,上交率达到95℅,而且多数学生书写工整,内容
来看有不少学生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转换错误不
少,需要整体强调再次练习,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合理,
有休息、有写作业、有体育锻炼、有看书、有睡觉等等
种类全面,从这可以看出学生一天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
多彩啊,做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
更多推荐
学生,数学,实践,生活,学习,综合,活动,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