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2023江南十校数学试卷)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8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一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

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

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

不变”的道理。

2、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

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

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

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

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

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 剪贴画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把8+8+8+8+8改成乘法算式。(8×5)

2、把0.5+0.5+0.5改成乘法算式。(0.5×3)

3、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12×5)

(2)12个1.5是多少?(1.5×12)

4、提出问题。

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自然地过渡到下一

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1个

占整张纸条的,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分数乘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自主、合作探索意识及解决问题策略优化的思想能灵活运用

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做的风筝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1/2× 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基础练习

1、的3倍是多少?

2、10个是多少?

订正时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专项练习

1、自主练习第4、5、6题

这三题是运用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学时,要让学生自主进行,

重点放在探究列式的理由和计算的方法上。

2、第8题是求正方形周长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先回顾一下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

法,然后列式计算。

3、第7、10题

这两道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先约分,然后进行口算,这样速度比

较快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这样的题目时,数不宜过大,要求不宜过高。

4、第9、12题

这两道题是学生自己独立作,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的。

四、合作总结

这节课你巩固了那些知识?

五、创意作业

同桌出题交换解答,交换批改,共同提高。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

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更多推荐

学生,分数,整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