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发(作者:长沙中考数学试卷计算题)
课改前沿
80 KEGAIQIANYAN“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申 静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里铺镇王家大庄小学,甘肃 定西 730519)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地意识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研究具体的培养策略,以此顺利完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以生为本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则,科学素养培养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导向,教学计划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文章结合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意义,提出了“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策略,旨在将素养培养目标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关键词】“双减”;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科学素养【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0406)阶段性成果.科学素养是文化素养的进一步延伸,是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显得更加急迫和紧要.“双减”背景下,不仅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进行了重要改革,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也要进行积极转变.教师要明确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明晰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与必要性,结合科学素养的具体培养内容,以生为本,研究具体的提升策略,稳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过程与方法也将产生浓厚探究想法,学习动机会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会强化,学习效果也会更有保障.三是科学知识,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学性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在学习科学知识,在数学知识不断积累、夯实的同时,学生的科学知识也会不断积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也将顺利发展提高.四是科学精神,小学数学是基础性学科,知识内容较简单,但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学科知识学习难度会成倍增加,此时学生会因具备科学精神而不断探索性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策略(一)以数学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做好科学素养提升准备在“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科学素养提升做好准备.那么如何在“双减”政策落地执行的教学背景下既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以生为本,为学生讲述其感兴趣的数学史,以充满神秘感和科学感的数学史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敬畏感,进而产生深入探索的想法,全身心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教师可一改传统直接的教学手段,而是将数学史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知道,使学生对与圆相关的数学史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教师在数学史讲解过程中应配合使用一些动作表情和教学工具,使学生对圆的周长是如何推理得出的、π是如何被研究证明的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因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有限,学生也没有其他渠道获取数学史知识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数学史故事讲解方式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对数学知识的由来和发展过程也将产生探究想法.教师在讲述完“圆的周长”相关数学史故事后,可以顺势向学生讲明数学学科中存在的大量定理、公式及概念等的推理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
更多推荐
学生,科学素养,教学,学习,提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