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发(作者:哈尔滨一模数学试卷答案)

教学研究 

图5对“数学文化”了解情况(单选题) 

从图5数据可以发现,科艺学院师生对于“数学文化” 

的了解、认识较少。 

图6学校开设或开展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课程和活动多 

少情况(单选题) 

根据图6数据显示,科艺学院的数学活动和关于”数学 

文化“的课程较少,可见,科艺学院校园数学文化氛围不够 

浓厚,校园数学文化建设的探究空间还很大。 

而且,笔者还对接受调查的部分老师和学生随机进行了 

访谈。另外,笔者通过在学院开设《数学文化掠影》公选课, 

在课堂上深入调查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认识以及对校园 

数学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上课学生参与到调研当中。 

根据调研分析和访谈情况,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校 

园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于:第一,学院的师生对“数 

学文化”的了解很少,认识十分有限。学院没有数学专业的 

学生,数学课只在部分专业中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然 

而由于学时有限但教学任务重,数学课堂往往忽视数学的文 

化价值。对于专业没有数学课的学生,很多人从高考结束就 

几乎没接触过数学。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数学抽象枯燥、晦涩 

难懂,可以说是“谈数色变”,“数学无用论”在学生中有 

相当的市场。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是因为数学考试和专业基 

础所需,以及日后工作所迫。第二,学院对数学文化建设的 

重视不够。由于学院的专业特色,学院在校园数学文化建设 

方面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偏少,对于数学文化的宣传力 

度不够,数学教育基本上只停留在课内时间,开设的数学文 

化类课程比较少,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很少。第三,与其他 

高校在校园数学文化建设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当前浙 

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数学文化建设的现状值得我们 

深思,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普 

通本科独立学院,应当注重将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有机融合,重视校园数学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品 

位,让学生受到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和文化素质。目前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校园数 

学文化建设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加强校园数学文化建设迫在 

眉睫。 

3进一步加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校园数学 

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上述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校园数学文化 

建设的不足之处,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加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的校园数学文化建设: 

首先,积极营造数学文化氛围。良好的数学文化氛围在 

数学文化的传播和建设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著名心 

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因此,要向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展示数学可爱和好玩的一 

面,改变学生对数学原有的偏颇认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 

趣,让学生喜欢数学。宣传工作是粮草、是喉舌、是利剑, 

要大力提高数学文化宣传力度。通过搭建数学文化宣传平 

台,可以拓宽数学文化传播的思路和渠道,让学生了解数学 

文化,认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数 

学文化价值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数学文化渗透到校园 

的每个角落。开辟校报数学板块,介绍数学发展史、展示数 

学之美,把文化宣传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丰富多 

彩的数学文化。在校园环境上彰显数学特色,设立数学文化 

220 2015年18期 

特色走廊,在教学楼走廊上张贴数学家的画像,悬挂数学名 

言、数学哲理、数学名题等 利用好图书馆的丰富资源,组 

织“数学阅读日”,宣传和引导学生阅读与数学家、数学文 

化相关的书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认识、了解数学 

家及相关成就,让学生走近数学家,接受到人格品行的教育。 

利用好网络资源,打造网络宣传平台,创建数学 化的微信 

公众号、Qq群或设立专门的数学文化建设网站,实现师生互 

动讨论,宣传和推广数学文化。利用周未开设“数学观影” 

活动,播放与数学相关的好电影,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 

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增加数学文化类的网络公选课.让学 

生能听到来自名校名师的名课,获取数学知识的 时感受到 

数学文化的魅力。 

其次,及时更新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 

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数学文化的积淀,主要阵地在 

课堂,可以改善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数学课堂教 

学方法,提高老师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文化气质,注重文理交 

融,将“数学文化”有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数学课堂 

的趣味性,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愉悦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 

学质量。比如,建议实施小班化教学,在教学中加入“数学 

课外小知识”、“数学文化小链接”、“数学风暴”等环节, 

让数学课“活起来”。再比如,在基础部教学楼设立一块数 

学小黑板,定期出数学题目让学生解答,激发同学们学习数 

学的热情,方便大家探讨交流数学问题。另外,增加数学文 

化类课程选修课,让学生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数学文化,体验 

到学习数学的愉悦之情。 

再次,积极开展数学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 

学活动,比如设立“数学周”或“数学角”,丰富师生的校 

园文化生活,让师生参与到校园数学文化的建设过程,促进 

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在校园里进行数学活动的场所, 

由数学教师指导成立数学社团,让数学爱好者有共同交流学 

习的平台、组织。发挥数学社团的引领作用,由其牵头定期 

组织举办数学活动、数学竞赛等。通过开展数学文化节、数 

学文化大擂台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受到更多 

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了解数学史,走近数学家,领 

略数学之美,从而欣赏数学,喜欢数学。通过开展数学竞赛、 

举办数学建模大赛等,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 

力,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 

神,为学生搭建通向外界的舞台,接触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 

最后,不断增进数学文化交流。加强学院的校园数学文 

化建设,不应该是“少数人在战斗”,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 

参与和努力,更离不开学院各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可以通 

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与其他高校在数 

学文化方面的学习和交流。鼓励和支持师生到其他高校考察 

交流,参加有关数学文化的培训和研讨会等。积极联合兄弟 

院校举办数学文化节等活动,相互学习交流,不断增进友谊。 

定期邀请专家、名师作数学文化方面的报告和讲座,让师生 

开阔视野,汲取营养,取长补短。 

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高校老师,我 

们有责任不断思考、探索建设校园数学文化的渠道和途径, 

研教结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渗透和弘扬数学文 

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相 

信只要学院的每个人都为校园数学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努 

力和贡献,学院的数学文化气息会更加浓厚,数学文化或将 

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顾沛.南开大学开设“数学文化”课的做法[J].大学数学, 

2003,19(2):23-25. 

[2]高雪芬,胡觉亮.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我校开设 

“数学与科学进步”课的具体做法[J].大学数学,2006, 

22(1):126—129. 

[3]李喜盈.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 

教育界,2014(33):140. 

作者简介:周培桂,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助理研究 

员,从事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杭州,311121),贺建辉,浙 

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讲师,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杭州, 

3l11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改基金资 

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jgl406)。 


更多推荐

数学,文化,学生,学院,建设,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