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学林2022数学试卷)

大班人民币的优秀教案

【篇一: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详案】

认识人民币

2016-4-11 大d班 刘红毅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知道20元、10元、5元、1元、5角、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活动准备:

“仿真人民币”;玩具(用便签纸标上价格);小型黑板

角。1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展示两个红包: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里面装有什么啊?

师:谁能说一说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面值的人

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

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元可以换成几个5角?请你用“人民币”摆出来。

5元可以换成几个1元?请你用“人民币”摆出来。

10元可以换成几个5元,几个1元?请你用“人民币”摆出来。

20元可以换成几个10元(几个5元、几个1元)?请你用“人民币”摆出来。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

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

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活动结束

收拾学具,教师小结。

【篇二: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里的小发现】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人民币。

2.在仔细观察、比较中发现人民币里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3.在讨论交流中,感受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准备】

课件、字卡、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人民币

(一)谈话活动,引出话题人民币

师:“昨天我去超市买东西,看见一个人拿了罐饮料,刚想打开喝的时候,售货员阿姨急

忙上前阻止了他,这是为什么呢?”(没有付钱)

师:你知道钱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幼儿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说)

(二)认识人民币

1.师:“在我们生活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看来钱真的很有用,看看我的钱包里有哪些

钱?”

出示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2.根据一定的规律给钱排排队,请个别幼儿操作

师:这么多钱,让我们来给它们排排队吧。你想给它们怎么排队?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

的吗?”(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规律)

(三)认识字宝宝:“钱”“人民币”

出示“钱”的字宝宝“它们都是钱,其实除了钱这个名字以外啊,它们还有另外的名字,

有谁知道?”(出示字卡,人民币)

二、比比说说人民币

(1).观察游戏“局部小推测”

1.师出示课件,人民币的部分(毛主席头像),幼儿猜面值是多少?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师

“请小朋友猜猜它们分别是多少。看看说说,人民币里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个人是谁?(毛主席)虽然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毛主席,但是这些头像有什

么不一样?(100元人民币中的毛主席头像是红色的,50元的是绿色的??)

3.师:“”除了颜色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寻找出更多的不同)

(2)人民币的相同之处

1.师: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找出了很多不同,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自

主观察,鼓励幼儿说出一样的地方。

2.教师小结:原来每张人民币上都是长方形的,上面的文字“中国人民银行“、国徽都是

一样的,小朋友的眼睛真厉害。

三、人民币背后的小秘密

1.师:那人民币的背面是怎样的呢?它和正面一样吗?(幼儿观察,发现其中有图案)

出示人民币背面各种不同的风景。

师:“原来人民币背面还藏着这个小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5元——泰山,10

元——长江三峡,20元——桂林山水,50元——布达拉宫,100元——人民大会堂,并做简

单介绍)

3.师:“原来人民币的背面还藏着我们祖国各地的美丽风景呢。

“小朋友们仔细看,人民币上还有这么多细微的地方不一样呢。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那

现在你们都认识它们了吗?”

四、认识“特殊”的钱。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硬币)原来是硬币的声音。瞧,这是什么硬币?这些是钱

吗?”

(区分硬币和纸币)

2.教师小结:“对,它们也是钱,虽然它们是小小的,不起眼的硬币,但是在我们的生活

中这些硬币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看不见的人民币

1.师:前几天老师想去超市买东西,可是我忘了带钱,只带了张银行卡,你觉得我能买到

东西吗?

2.小结:“原来刷卡也能买到东西。”

延伸活动:找找人民币上的其它秘密。

【篇三: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执教老师:李婷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5元以内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加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让幼儿了解人民币,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重点:感知、认识10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

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

活动准备:

1. 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的纸币,1角、5角、1元的硬币。

2. 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

3. 1元、5元、10元纸币若干。

4.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买零食、买铅笔是,我们要用到什么? 幼:钱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钱(人民币)?

幼:玩游戏、逛超市。

师:你们在买东西还遇到过什么困难?

幼:不知道该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人民币,学了后希望可以帮小朋友们解决困惑。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ppt,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自由回答。

2.引导幼儿观察纸币和硬币的不同,分别是多少钱?

3.观察纸币“5元”(有图案、数字、毛泽东图像……是我们国家的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4.观察硬币 “1元”(面额、菊花)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发。

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糖葫芦,看看值多少钱?

1.1串糖葫芦2元钱,2串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b.师小结:4元钱,可以是4个1元。

2.1瓶牛奶3元钱,3瓶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9元钱。可以是9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和4个1元。

3.1个饼干2元钱,4个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8元钱。可以是8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和3个1元。

4.棒棒糖1元1个,5个多少钱?怎么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

5.玩具汽车1元1辆,6辆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6元钱。可以是1个5元和1个1元,也可以是6个1元。

6.游戏:看看谁取得又快又对。(老师说钱数,单独请幼儿取钱。)

四.情景游戏,图书超市。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1.师:xx小朋友有一个困惑:他有1张5元钱,想买1本3元钱的图书,应找多少钱呢?

(幼儿讨论)

2.今天李老师就要大家去逛图书超市,去之前有一个任务分配和要求: 先请3名幼儿做图

书超市管理员,再请幼儿买书。大家请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的前提下,先选好自己喜欢的书,

再看清价格,后付钱。(买完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

3.幼儿进行游戏,师指导。

4.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兑换、购物。今后不能乱花钱,要把钱

花在有用的地方。

五.活动延伸:

周末和父母一起去逛超市,再看看大人如何购物、使用人民币。


更多推荐

人民币,幼儿,活动,认识,教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