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组班学数学试卷)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摘要:新课改以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变,无不强调合作活动与探究,但很多课堂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却重视不够,由于其中许多好的学习品质都是隐性的,不易察觉与学习。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学又引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数学核心素养,将品格教育和学科教育整合在一起,将课堂教学研究和常规教育结合在一起,研究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对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和塑造健康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学习品质
一、优良的学习品质是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独特风貌与精神品格。是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为基本内容的学习智商。小学数课堂教学要大力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三个方面。
1、自觉性意志品质培养
小学生若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往往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意志力淡薄等特点。因此,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是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心理动力。在教学中融入语文学科,阅读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用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激发兴趣。适时举例介绍中外数学家们的典型案例,使同学们了解到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小时候是如何立志成才的,是如何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引起了同学们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增强学习效果的兴趣。比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攻克“歌德巴赫猜想”,在草稿纸上演算过几袋。通过如此生动,典型的例子,能引起小学生计算的兴趣。榜样的力量无穷,要在儿童心中树立一定的榜样,并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儿童懂得如何去做,建立起“我会学的、想学、必须学”的自信心。
2、自制性意志品质培养
纪律是用来约束、规范一个人的言行。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很重要。学习时让学生养成“听”的习惯,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合作学习时, 轻声讨论,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3、果断性意志品质培养
在回答问题或板演时, 由于过去未答好或出现错误而遭受同学的嘲笑,故产生想答而不敢答、想做而不敢做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 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获取答案。应在积极地启发、 诱导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鼓励学生把甘苦、荣辱置之度外,丢掉“怕”字,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中关注思维品质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掌握方法技巧,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发展。只有适当的引领,学生才能主动提出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可持续的知识技能。因此,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多元思维、联想和一题多解的思考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形变积不变、换角度思考等常用思维方式。这些方法通常可以在解题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自觉掌握数学概念、寻找证明定理的方法、挖掘课堂上讲过的例题的新颖解法等,这些都是思维的独创表现。为此,教师需要提倡求异思维,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求新、创新的热情,调整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寻找解题方法,并提出各种独特简洁的方法。
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习惯对一些问题的过程、结果进行剖析、评判,评价解题思路选择得是否正确以及思路必然导致的结果。
学生还需要检验已经得到的、正在得到的粗略结果,以及对归纳、分析和直觉的推理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善于找出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重新计算和思考,找出问题所在。学生需要保持对老师和课本的敬重和批判精神,在接受老师讲解和书本知识的同时,经过深入思考、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教师应该以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思维潜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教育实践,建立起“以学为本”的责任、方向和价值观念,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教学中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培养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注重掌握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和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注重鼓励和表扬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关注和认可,从而自信心得到提升。
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比如,学生们喜欢游戏,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如运用游戏中的计数、 排序、比较大小等操作来教授相关数学知识。这样不仅有趣,而且可以让学生离开传统的课本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课堂上通过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和解决能力。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问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思维的创
新和发展。同时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既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在说话和表达方面保持礼貌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我们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它会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它会增进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它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它是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2].郑寿宝.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J]. 小学数学参考,2020
[3]赵晓霞.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J].新一代,2019(4).
[4]汪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必备品格”及其培养途径[J].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19,6(08).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思维,培养,方法,教育,品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