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高考数学试卷教材)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故事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出现[分数的
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分数\"对于孩子来讲是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比
较抽象,不容易进行理解,所以要想彻底理解分数的意义是一件不简
单的的事。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尽可能将抽象内容转化成形象
内容,便于他们理解。
在上[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大量的实物演示和学生的
动手*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发现课堂效果还不错。学
生都非常感兴趣,积极*也很高。临下课时,我出了一道题:12根小棒,
要拿出他的3/4,拿出了多少根?写完后,我想,这道题一定会难住他
们的,因为这节课我并没有讲这样的例题。同学们读完题后,教室里
立刻安静下来,他们邹着眉头,在努力地思考着„„ 我们班的张某某,
号称[机灵鬼\"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不一会,12根木棒画完了,接
着又将他们平均分了4份,拿出了其中的3份,数了一数,兴奋的喊
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一共拿出9根木棒。当时我高兴极了,没有
想到真的会有学生做出来。我顺势说:[张某某同学真聪明,她通过画图
方式把这道题解决了,你们该怎么办?\"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在本上
画了起来,不一会我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回答声:9根 9根„„。。黄某
某同学在班里是个[快嘴\"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一共有12根
木棒,平均分成4份后,取出3份,3份就是9根。我兴奋地鼓起了
掌,笑着说,老师没有想到你们表现这么好,没讲的题,你们居然做
出来了,太让我意外了。
老师还想出一道更难一点的题,你们有兴趣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
说:[有\"。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一次,
二次,三次„。。。,平均得到的份数分别是几份?同学们迅速的撕下
一张纸,折成正方形,然后开始对折一次,很快得出了平均份数是2
份,又继续对折二次,三次,得出的份数分别是4份,8份,这时,出
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折纸的次数多,已经没有位置可折了,可黑板上
的题明明写着对折四次,五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多少?这下同学们可犯
愁了,他们皱着眉头望着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们,教室里又一次
安静下来,突然,我们班的[大高个\"周某某兴奋地喊到[老师,我知道
了,对折4次,5次„„平均份数分别是16份,32份„„同学们吃惊地望
着他。
[32份,那么多,怎么折出来的啊?\"
[当然不是折出来的,而是找规律找出来的\",周某某得意的说。
[啊!我也找到规律了,平均份数分别是前一次份数的2倍,\"黄某
某高兴地说。 我赶紧不失时机地说:[同学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太
聪明了,你们说的非常有道理,这节课,你们上的非常成功,非常完
美,你们不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找规
律\",把新旧知识恰到好处的连贯起来,你们不仅可爱,而且有超乎寻
常的智慧。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让老师感到震惊,感到
自豪,感到骄傲。老师相信你们在未来遇到难题时有更大的潜力
去寻找*,你们对自己有吗?
[有\"。同学们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走廊里
更多推荐
老师,理解,同学,感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