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发(作者:怎么做数学试卷附加题图片)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通过这段时刻的复习,大伙儿觉得自己有提高吗?我们就来通过做这篇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检测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一、 填空题。(24分,每空1分)
1、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其它各位上的数字差不多上零,那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
(1)一个鸡蛋约重()。(2)一瓶矿泉水的容量是550( )。
3、3时20分=( )时,5千克=( )吨。
4、 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个如此的单位确实是最小的质数。
5、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一年全年有()天,到今年10月16日是( )周年。
6、××局为了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形,采纳( )统计图最合适。
7、a和b差不多上自然数,而且ab=5,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8、小丽去年6月28日到银行存了一个定期储蓄1000元,年利率是1.98%利息税是20%,今年到期小丽可得本金和税后利息共( )元。
9、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10某小学六年一班,有一天出席49人,事假1人,这天的出席率是()。
11、把0.803, ,0. ,0.8 和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
12、六年一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13、把棱长6厘米的正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
14、4.611用循环小数表示商是(),那个循环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第138位上的数字是( )。
15、假如33、27和21分别除以同一个数,余数差不多上3,那么那个除数最大是()。
16、有一个长方体,正好切成大小相同的4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原先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平方厘米,也可能是( )平方厘米。
二、 判定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通过放大镜看一个20o的角,那个仍是20o。 ( )
2、小新跳高的高度和身高不成比例。 ( )
3、假如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
4、一个数除以一个真分数,商一定比原先的数大。 ( )
5、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 )
三、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工作总量和工作时刻(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请你估量一下,()最接近你自己的年龄。
A、600分 B、600周C、600时D、600月
3、假如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 )。
A、20% B、25% C、不能确定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4、盐水中有2克盐和50克水,假如再加2克盐,现在盐占盐水的()。
A、 B、 C、 D、
5、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梯形
四、 运算题(31分)
1、 直截了当写得数。( 5分)
6-3.75= - = +0.75= 1.5- = ( + )4=
0.10.99=7.50.25= 6= 1 - 1= 7 7 =
2、 脱式运算(能简便算的要简算,写出要紧步骤)(12分)
①3.6-2.8+7.4-7.2 ② 23+ +
③( + ) - ④18[ +( - )]
3、 求未知数(4分)
①0.365-2=0.4 ② =
4、 列式运算(6分)
(1) 18的 除以 的12倍,商是多少?
(2) 一个数的 比它的 多1.8,那个数是多少?
5、 下图梯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是24平方分米,求梯形面积(4分)。
五、 综合运用(35分,每题5分)
1、 下面是学校操场的平面图,比例尺是 ,先量出图上的长和宽(保留整厘米数)并标在图上,再运算出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装订一本书,假如每页排500个字,能够排180页,假如改为每页排600个字,能够少排多少页?(用比例解)
3、 学校开展节水活动,某星期前4天共节水8.4吨,后3天平均每天节水4.9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节水多少吨?
4、 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已知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5、 一个底面内直径是4分米的圆柱形无盖的铁桶,高5分米。
① 做那个铁桶需用铁皮多少?(接口处忽略不计)
② 假如铁桶装有 的水,那么装的水有多少升?
6、 修一条公路,甲队独修15天完成,乙队独修12天完成,两队合修4天后乙调走,剩下的路由甲队连续修完。甲队共修了多少天?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这些成语典故“贮
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7、 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 ,翌日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这时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比是5∶6,小明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这篇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就为大伙儿整理到那个地点了,期望对您的考试有所关心!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更多推荐
学生,提高,成语,工作,知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