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大学数学试卷哪个好)

《打电话》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应用《打

电话》(P

132

—P

133

教材简析:

人教版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

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

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

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

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

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模拟、推理等多种数学的方式探究事物隐含

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

最优方案。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筹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归纳

推理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对比,感悟数学思维的价值,感受数

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多种方案及发现最优方案的过程。

教学难点: 发现并理解最省时方案的内在规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二、 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得真稀奇, 耳朵嘴巴在一起,

三、 两人远隔千里外, 声音传递一线牵)

1、

直接点题:老师直接板书课题——打电话

谈话:同学们打过电话吗?有没有想过打电话中会有一些数学问题?如果

没想过,现在就想一想,可能会是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2、

提出问题:

1)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那么老师打电话给2名同

学需要几分钟?给3名同学呢?如果要打给1023名同学呢?

(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都会顺势答出要2分钟、3分钟和1023分钟,

这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当然,对最后一个问题,也许会有人说的不是1023

分钟,没关系,只要有人说出1000多分钟,哪怕是说出几百分钟也没关系。

事实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人说是1023分钟,老师也一定要让那个

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要打

给1023名同学,究竟最少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二、探究方案

1、策略分析

启发回顾:1023是个相对比较大的数据,我们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个

比较大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些呢?

(此处最多找2个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答出可以“化繁为简”或相近的

意思,老师要好好表扬;如果没有人答出,老师要自己点明并板书“化繁为

简”)

2、引导过渡:“化繁为简”是解决问题时一种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

题,我们简到什么程度好呢?2个人、3个人,数据又太小,不足以显示我们

的聪明智慧,课本上刚好有个问题,数据不大也不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或者说唤醒他们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

的策略意识,千万不要让学生真的去说化简到哪个数合适。)

3、出示课本上的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队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

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

个打电话的方案。

三、分析方案

1、最费时的方案

1)引导交流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时间最长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如果要用

15分钟,电话具体是怎样打得呢?

学生回答预案:

生1: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接着老师再打电话通知第

二个学生,用了2分钟;如此下去,打给第15个学生,一共用时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用图式把刚才的方案表示出来。

2、比较省时的方案。

1)引导交流


更多推荐

学生,老师,方案,解决问题,应用,数学,问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