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发(作者:成都高中数学试卷)

数学是研究空间和数量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应用广泛

性。无论是为了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周围客观事物,还是为了促进幼儿的思维和智力较快地

发展,数学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探索,值得回顾。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探索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

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游戏化的实质是让幼儿成为学

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题。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编和改编大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

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可以利用“传口袋”、“找朋友”、这两个游戏来认识单

数和双数,“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再见!”没有找到朋友的数就是单数,能够找到朋友的数就是双数;又如,认识数字“6”时,

告诉小朋友“6”象个哨子,能够吹赛球,来,我们来吹一吹,开始比赛;再如碰球游戏,

让幼儿了解了6 的分解组成,并发展了幼儿的心算能力。

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个别的游戏、有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以及集体

进行的游戏,这些游戏既能提高单位时间幼儿的学习密度,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个性、不

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在个别玩的游戏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游戏,当幼儿需要时作一些直接的指

导,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

在幼儿结伴玩时,教师以观察为主也不使用强制、命令的方式,而是让幼儿在不同的

玩法中体验、比较,从而发现最佳玩法;在小组游戏中组织幼儿议论、交流,寻找解决问

题的最佳方案。

二、学操作活动的探索

操作活动符合幼儿学习数概念的认识特点,符合幼儿好动的天性,能够让幼儿学习怎

样思维,怎样形成数的概念,让幼儿在做中学,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体验教学中数学概念的

内涵及相应的运算规律,然后学习用语言表达操作活动的结果,形成表象。例,用花生米

操作,从盘中取出6粒花生米,分成两堆,左边一堆,右边一堆,每个幼儿的分发不同,

这样就很自然地了解到6有5种分法,就是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并

且引导幼儿找出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两个部分数互换和互补关系,注重发

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这重探索性操作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究,从而发现有关规律。又如:学习把长

方形纸二等分,操作前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把长方形的纸分成相等的二份,可以怎样分?

有哪几种不同的分法?然后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在进行这种操作时,幼儿的思维特

点是先发散再集中,既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提高思维的目的性。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孔子”的教学方法论,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启发式诱导

注重有启发式教学方法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没个孩子开动自己的脑筋,做

到“举一反三”。

(2)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孔子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注意不千篇一律的说教,对于学生

所问的同一个问题,常因发问者的个性需要给予不同的回答,我了解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

进步,对于能力不同的幼儿也对他们的要求不一样,让他们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奔跑。

(3)学思并重

在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思考,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为什么1+3=4,因为1和3和起

来就是4,加法符号在这里表示把两个部分的数合起来,总数是4。

(4)谦虚诚实

要求没个孩子都要谦虚、诚实,可以在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相互请教,做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并告诉孩子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或不清楚的时

候,可以大声告诉老师,请老师再讲一遍,不能为了面子问题说“知道”。

“孔子”的教学方法论对于我们来说启发很大,在数学教学方法中,可以借鉴并且不

断地进行完善,使孩子们从中受益。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幼

儿动手动脑在前,教师总结指导在后,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改变客观的动作中获得经

验,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探索方法,不断取得进步。


更多推荐

幼儿,游戏,数学,学习,教学,孩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