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初二数学试卷期中模拟题)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数的产生。
3、十进制计数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亿以内两个相邻计数单
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正确地读写大数。
3、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
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4、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三、编排特点
1、优化教材结构,集中认数。
第一单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含计数单位、读法、算盘的认识――为了进一步
认识计数单位、写法)
现在对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中间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的进行归
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现在的结构:
数的认识(亿以内――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用计算器计算)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渗透。
科学知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次数,地球赤道长度,蓝鲸的重量,光传播的速度,蜻蜓
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一小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地球、太阳的直径,全球
人数,天鹅飞行高度,九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用最大的天文望远
镜可以看到的星星数。
环保教育:新闻中的数据(共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手拉手”活动、“保护母亲河”活
动)、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数量。
国情教育: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公路总长度,我国小学数量,六个最大省份的面
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青藏高原的面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爱国主义教育:天安门广场面积、可容纳人数,故宫占地面积,长城长度。
3、突出数概念的教学,从数学的高度把握十进制的原理,培养数感。
从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地认识
数。
十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整数、小数、十进分数从数学本质上是一致的,再结合各种计量
单位中的十进制,使很多数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如小数可以从十进分数引入,也可以从整
数引入(如进行单位换算),整、小数的计算法则本质相同。
数感的培养:P4“你知道吗”通过直观的素材让学生体会1亿有多大。
4、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1)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到。
(2)大小比较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探索。
四、具体内容
主题图:
出示六个省市的人口和我国的总人口,为大数的认识提供现实背景。
亿以内数的认识
例1: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
(1)利用北京市人口使学生理解认识大数的必要性。
(2)利用计数器动态拨珠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及“万”和“十万”
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利用类推,引出其他计数单位,揭示各计数单位的关系,突出规律性。
(3)给出亿以内的数级和数位表,让学生利用数位表说出每个数位上数表示多少,理
解“位值”的概念。
做一做
第2题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你知道吗”
利用两个直观形象的素材使学生通过想像感受1亿有多大。
例2:读数
(1)利用已有知识(万以内的数――整万数),让学生发现含两级的数如何读,自己总
结出只要按个级的读法,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即可。
(2)让学生自己尝试读出其他的数。
(3)通过探索、交流,自己总结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例3:写数
(1)利用新闻中的数据引入。
(2)整万数――一般数。
(3)让学生自己探索写数的方法。
“你知道吗”
更多推荐
学生,认识,单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