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5日发(作者:高考数学试卷带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下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

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

△ABC

中,

A

60°

AB

2

,且

△ABC

的面积为

3

,则

BC

的长为

( )

2

D

3

A

3

2

B

2 C

23

2.已知实数满足

2xy50

,

那么

x

2

y

2

的最小值为

( )

A

5

B

5

C

25

D

5

5

3.设等比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

A

S

S

4

1

,则

8

( )

S

8

3

S

16

C

1

9

B

1

4

1

5

D

2

15

4.已知函数

f

x

2sin

x

6

0

fx



,

若使得在区间



,

上为增函数

3

的整数

有且仅有一个

,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

A

,

63



B

,

63

22

π

C

0,

3

D

0,

3

5.直线

ykx3

与圆

(x3)(y2)4

相交于

M

N

两点,若

|MN|23

.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3

A

,0

4

3

B

0,

4

3

,0

C

3

2

D

,0

3

6.已知函数

f(x)sin

x(

0)

,点

A

B

分别为

f(x)

图象在

y

轴右侧的第一个最

高点和第一个最低点,

O

为坐标原点,若

OAB

为锐角三角形,则

2

的取值范围为

3

2

A

0,

4



2

3

2

,

B



44



2

C

0,

4



2

,

D



4



7.已知

ABC

三个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b、c

,若

b2asinB

,则

A

(

)

A

30

B

60

C

60或120

D

30或150

8.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4

BC2

,点

P

满足

CP1

,记

aABAP

bACAP

cADAP

,则

a,b,c

的大小关系为

( )

A

abc

C

bac

B

acb

D

bca

m

+1

m

+2

9.有一个内角为

120°

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m

,则实数

m

的值为(

A

1 B

3

2

C

2 D

5

2

10.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成等比数列,且

c2a

,则

cosB

等于

( )

A

1

4

B

3

4

C

2

3

D

2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设为正实数

.

若存在、

值范围是

______.

12.已知

sin

,使得,则的取

3

,则

cos

的值为

__________

2

5

13.计算:

lim

3n

________.

n

n1

14.已知圆锥的顶点为

S

,母线

SA

SB

互相垂直,

SA

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

30

,若

SAB

的面积为

8

,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__________

15.函数

y2sin

2x

6

x

0,

的递增区间为

______.

2



16.若当

0xln2

时,不等式

aee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xx

e

2x

e

2x

20

恒成立,则实数

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

骤。

17.已知

ABC

的顶点都在单位圆上,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且

2acosAccosBbcosC

.

1

)求

cosA

的值;

2

)若

b

2

c

2

4

,求

ABC

的面积

.

18.如图为某区域部分交通线路图,其中直线

l

1

l

2

l

3

,直线

l

l

1

l

2

l

3

都垂直,

垂足分别是点

A

、点

B

和点

C

(高速线右侧边缘),直线

l

1

l

2

l

2

l

3

的距离分别为

1

米、

2

千米,点

M

和点

N

分别在直线

l

1

l

3

上,满足

BMBN

,记

BNC

.

1

)若

sin

3

,求

AM

的长度;

5

2

)记

△BMN

的面积为

S(

)

,求

S(

)

的表达式,并问

为何值时,

S(

)

有最小

值,并求出最小值;

3

)求

123

的取值范围

.



22

BMBNBN

19.已知

a,b,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

a

1,2

.

(Ⅰ)若

c

2,

,且

c//a

,求

c

(Ⅱ)若

b

1,1

,且

mab

2ab

垂直,求实数

m

的值

.

20.某企业用

180

万元购买一套新设备,该套设备预计平均每年能给企业带来

100

万元

的收入,为了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一年需要各种维护费用

10

万元,且从第二年开

始,每年比上一年所需的维护费用要增加

10

万元

1

)求该设备给企业带来的总利润

y

(万元)与使用年数

xxN

*

的函数关系;

2

)试计算这套设备使用多少年,可使年平均利润最大?年平均利润最大为多少万元?

21.已知函数

f(x)x

2

bxc(b,cR)

,且

f

x

0

的解集为

1,2

.

1

)求函数

f

x

的解析式;

2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f(x)(m1)(x2)

(mR)

3

)设

g(x)

x

,若对于任意的

x

1

,x

2

R

都有

g

x

1

g

x

2

M

,求

f(x)3x1

M

的最小值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D

【解析】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把

AB,sinA

,已知面积代入求出

AC

的长,再利用

余弦定理即可求出

BC

的长.

【详解】

∵在

△ABC

中,

A60,AB2

,且

△ABC

的面积为

3

2

ABACsinA

解得:

AC1

1

2

3133

,2AC

2222

由余弦定理得:

BC

2

AC

2

AB

2

2ACABcosA1423

BC3

故选

D

【点睛】

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余弦定理

是解本题的关键.

2、

A

【解析】

x

2

y

2

表示直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最小值

.

【详解】

依题意可知

x

2

y

2

表示直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故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最小值,

即最小值为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

.

3、

C

【解析】

根据等比数列性质:

S

4(n1)

S

4n

成等比数列,计算得到

S

8

3m

S

12

7m

5

12

22

5

,故选

A.



S

16

=15m

,计算得到答案

.

【详解】

根据等比数列性质:

S

4(n1)

S

4n

成等比数列



S

4

1

,设

S

4

m

S

8

3m

S

8

S

4

2m

S

8

3

S

12

S

8

4m,S

12

7m

S

16

S

12

8m,S

16

=15m

S

8

3m1



S

16

15m5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列的前

N

项和,利用性质

S

4(n1)

S

4n

成等比数列可以简化运算,是解

题的关键

.

4、

A

【解析】

根据

f

x

在区间

即可求得答案

.

【详解】



,

上为增函数的整数

有且仅有一个

,

结合正弦函数的单调性

,

3



f

x

2sin

x

0

,

使得

f

x

在区间

,

上为增函数

6



3



2k



0

26k

2

63

,kZ,

,kZ,

可得





2k



2k

3

62

3

0

时,满足整数

至少有

1,2

,

舍去

0

时,

k0,

(0,2]

0

3

要使整数

有且仅有一个

,

1



2

,

解得

:

3

63



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63

故选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三角函数在某区间上单调求参数值

,

解题关键是掌握正弦型三角函

数单调区间的解法和结合三角函数图象求参数范围

,

考查了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

属于难

.

5、

A

【解析】

可通过将弦长转化为弦心距问题,结合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和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设弦

MN

中点为

D

,圆心

C(3,2),

ykx3kxy30

3DN

2

3

弦心距

CD

|3k23|

k(1)

22

|3k1|

k1

2

,又

|MN|23|DN|

|3k1|

由勾股定理可得

DN

2

CN

2

CD

2

2

2



2

k1

2

3

|3k1|

k

2

1

答案选

A

【点睛】

1|3k1|k

2

1(3k1)

2

k

2

1k(4k3)0

3

k0

4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解题思路常从两点入手:弦心距、勾股定理。处理过程中,直线需

化成一般式

6、

B

【解析】

OAOB0

OAB

为锐角三角形等价于

AOAB0

,

再运算即可得解

.

BOBA0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A(

3

,1)

,

B(,1)

,

2

2

OAB

为锐角三角形,

3

2

2

1

OAOB0

4

2

2

3

2

AOAB0

,

2

2

,解得:,

2

44

BOBA0

3

2

2

20

2

2

3

2

,

的取值范围为



44



2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重点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属中档题

.

7、

D

【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把边化为对角的正弦求解

.

【详解】

1

b2asinBsinB2sinAsinB,即sinA=,则A=30

或A=150

,选D.

2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边角互换是正弦定理的重要应用,注意增根的排除

.

8、

C

【解析】

可建立合适坐标系,表示出

a,b,c

的大小,运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

【详解】

C

为圆心,以

CD,CB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建立坐标系,

A

4,2

B

0,2

D

4,0

,设

P

cos

,sin

a

4,0

cos

4,sin

2

4cos

16

b

4,2

cos

4,sin

2

4cos

2sin

20

c

0,2

cos

4,sin

2

2sin

4

ba2sin

40

ba

ac4cos

2sin

1225cos

120

ac

bac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建模能力,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

9、

B

【解析】

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2m

2

m30

,解方程可得

m

的值

.

【详解】

m

2

m1

m2

在三角形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120

2m

m1

化简可得:

2m

2

m30

,解得

m

故选:

B.

22

3

m1

(舍)

.

2


更多推荐

考查,直线,设备,正弦,公式,距离,答题,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