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发(作者:高三数学试卷兰州版)

龙源期刊网

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的辩证透视

作者:殷娴

来源:《江苏教育》2015年第11期

【摘要】课堂是鼓励和激发师生的灵魂与心智不断生长的场所。为学生的生长而教的小学数学课堂,通过落实高效生长、和谐生长、分层生长与动态生长等举措,将更好地发挥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长课堂;高效生长;和谐生长;分层生长;动态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17-03

【作者简介】殷娴,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副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师教育。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课堂教学不应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应鼓励和激发师生的灵魂与心智不断生长。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以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通过日常教学活动,力求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即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开放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选择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知识由少到多、方法技能由低到高、思想感悟由浅至深、数学活动经验不断丰富。

一、高效生长

生长课堂与一般意义上的课堂并不对立,所有的课堂教学规律都适用于生长课堂。但小学数学生长课堂又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堂,其立足于高要求地落实多维课程目标,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因此,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离不开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完整的体验感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与广阔的探究空间。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正处于认知结构发展的初期,这时的数学生长需要直观材料和学生的感性认识做强力支撑。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看”,还要让学生动手实践,放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经历”和“感受”,使他们在体验与感悟中获得生长。吴正宪老师执教《面积单位》一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投入各种体验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拼图形、比大小”游戏,通过实验、交流、反思让学生经历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逐步感悟到比较图形大小时要选择大小相同的、同一种单位的图形作为参照,从而体会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而“选用什么样的图形为标准更合理?”的提问进一步给予了学生开放、多样与灵活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选用不同面积单位的图形进行拼摆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教学素材的优越性。在小学数学生长课堂中,教师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创设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不仅能使学生吸取知识的甘露,还能使他们感受到智慧的激荡与精神的成长。


更多推荐

学生,生长,数学,课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