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发(作者:2022中考数学试卷济宁)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美育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4T03:39:16.450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5月总第451期 作者: 郑学梅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有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漳河店镇中艾束学校 056700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有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它以其
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为人们所知。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与美学似乎并无密切关联。其实,这是对数学本质的一种误解。数学不
仅与美育密切相关,而且数学中充满美的元素、美的内涵,甚至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美。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当你认真
地审视它,你会发现它不但是真理,更是一种至高的美,正如雕塑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美国数学家维纳则说:“数学本质上也是
艺术的一种。数学其实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美,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审美水平和情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美育教学 融合策略
一、通过学习数学,促使数学与美育教育相结合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和归纳,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可以说没有哪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地阐明美。实现数学和美
育的融合,首先要让学生借助数学的学习更好地理解美、发现美。对小学生而言,首先要能感受自然之美。自然美广阔多样,表现在宇宙
星空、山水花鸟、园林田野之中。但为什么这些自然景象、事物能够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因为美是有其客观属性的:和谐、对称、多样统
一是美的形式法则,这些就需要数学进行提炼。
二、运用数学创造真实之美与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
英国数学家哈代说:“激励数学家做研究的主要动力是好奇心,是谜团吸引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激
发的探究欲望、克服困难的斗志、酣畅淋漓的兴奋,也是一种美,哪怕是一次这样的“高峰体验”,都可能让学生对数学“上瘾”。只有学生
感受到这种美,喜欢上这种美,才能让数学和美育走上协同发展的“高速公路”。所以,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独特的美,就要让学生在美
的指引下探索真知,按照美的法则建设生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本领。
例如:在教学完“比”的相关知识后,笔者给学生介绍了“黄金比”的概念。告诉他们当一些事物的比例符合黄金比时,会给人带来美的
感受。笔者问学生,生活中可以用黄金比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每次外出都为穿多高的高跟鞋而苦恼,可不可以
用黄金比的知识帮妈妈挑选出最合适她身材的鞋子呢?学生将黄金比引入身高,得出肚脐到脚底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接近黄金分割数0.618
时,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如果腿和身高的比低于0.618,就通过高跟鞋来弥补,使视觉上腿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值更接近黄金分割的比
值,产生美的效应。于是,笔者布置了“巧用黄金分割,解决妈妈穿鞋难题”这一数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测量、建模、计算,最终得出了
最适合自己妈妈的高跟鞋高度。学生依托“美的认知”,从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创造美、应用
美,正是数学和美育的完美融合。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经历探索数学美的历程,挖掘数学课堂教学的美育元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发
现美、创造美,丰富学生的美学趣味,促进诗意人生的形成。
三、采用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对身边普遍存在的科学现象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科学美是指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活动中的美。科学之美,首先在于科学研究的对象有其美的特征——有规律性的和谐
美。其次,科学研究的过程极具创造性,能让研究者全身心地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在取得研究成果后,研究者会体验到无比的喜悦,
这也是一种美。借力数学实验,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发明创造,感受科学之美,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领悟数学语言,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自然之美是一种朴素的美,主要表现为形态的美,学生比较容易感受。但更深层次的美,小学生则难以体会,这就需要更高的审美素
养。让学生依托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美的光辉,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数学中的深层次美是丰富多彩的,就小学生的思维而言,
数学的语言美更容易体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语言美进行突破。
数学语言美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精练性和严谨性上,其每一个公式、定律的表述都是凝练且准确的。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笔者着重让学生体会“同时”“相同”“0除外”几个词的不可或缺,感受数学语言的严谨。
综上所述,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数学语言的艺术美、发现数学数字的视觉美、探索数学应用的创造美,能够丰富学
生学习感知,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这样可以实现美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
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激发学生探索美和创造美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薛晓萍 美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1,(07):37-40。
[2]卢毅 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21):139。
[3]王花 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问题的思考研究[J].读写算,2019,(09):127。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美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