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中考学生数学试卷计算题)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锦集5篇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锦集5篇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随着社会

不断地进步,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帮大家

整理的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严寒的冬天悄然离去,春姑娘披着柔柔的轻纱悠悠地向我们走来,她撒下点点甘露,

滋润着人间和大地。世间万物都尽情地吮吸着甘露而茁壮成长。林子里,沙沙沙,沙沙沙,

小音乐家——春雨姑娘在绿从中弹奏乐曲,并且低声呼唤沉睡的笋儿。一株株笋芽儿醒了,

钻出地面来了。它们睁开眼睛一看,啊,多美啊!桃花笑红了脸,绿枝摇摆着绿辫子,鸟

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这一切不是在向冬眠的动物们报告春天来了吗?

田野上,到处是盛开的鲜花,一朵朵花儿散发出阵阵芳香,沁人心脾,引来一群群蜜

蜂在它们上面翩翩起舞。田间的麦苗碧波荡漾,油菜花黄灿灿的,在风姑娘那双小手的抚

弄下不时落英点点。一群爱美丽的小女孩儿来到花丛中,摘下朵朵鲜艳明丽的鲜花插满了

头,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鲜花映红了脸,真是美极了。

第1页 共8页

你看,那开阔的河面,犹如千万匹被风吹动的绸缎,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慢慢的吐

着小水泡,摇着尾巴嬉戏玩耍,一只只小鸭子拍着水花,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

他们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欢乐,还不时的引颈高歌,好象在唱:“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难怪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年之记在于春”。田边地头,农民伯伯们正在辛勤的松土、播种、浇水

好一派无限春光!这自然界的美、纯朴、恬静,令人心旷神怡。我愿我家乡的“春”

常在!更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处处有“春”光!春光无限好!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故事是《爱思考的“数学王子”高斯》。

在德国的一个农村,有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爸爸是小店的伙计,妈妈是石匠的女儿,他

们的骄傲就是聪明的小高斯。小高斯从小就表现出数学天才。

有一次,父亲帮老板算几个工人的工资,忙得他满头大汗,才得出一个数字。谁知刚满四

岁的小高斯悄悄地告诉他数字算错了。父亲惊讶极了,重新验算后,果然是小高斯说得对。真

奇怪,也没人教他,他是从哪儿学来的呢?

小高斯上了小学,在这里有一位从城里来的算术老师。他不愿意大老远来教这群乡下笨

第2页 共8页

孩子,所以总是发脾气,孩子们都特别地怕他。一天,他发完脾气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

的算式,边写边说:“今天,你们给我算1+2+3+4……一直加到100的总和,算不好不准回家

吃饭,听到了没有?你们这些笨家伙!”“天哪,这道题真难,快算吧。要不回不了家

了。”“1+2=3,3+3=6……”“咦,高斯,你怎么还不快算?”“哦,我知道,我在想一个更好

的办法。”“天哪,快,来不及了。”“唉,算到什么时候才能算完啊。”

此时的小高斯正用一只手托着脑袋,在细心地观察着这个算式,他在开动脑筋,找它们的

规律。突然,他眉开眼笑起来,“1+2+3……一直加到100,等于5050。”“老师,我算好了。

答案是不是这个?”“去去去,这么快就能算好,肯定是错的。”“老师,是不是5050?”“什

么?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老师,我仔细看了这个算式。在这100个数里,一头一尾两个

数相加,都是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也就是总数为5050,”“唉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

你叫什么名字?”“高斯!”“你从哪里学的数学?”“我自己!”“哦?是嘛,了不起!”从此,

这位老师再也不对大家凶了。尤其是对高斯,更是精心指点,把他引入了神奇的数学王国。高

斯小学毕业那年,发现了二项式定理,惊动了整个数学界。

19岁那年,他在大学读书。一次,他的导师无意中把一道两千多年来的难题夹在了他的

作业纸中。他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终于成功地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了17边形,解决了这个大

难题。当他的导师看到他的作业时,又惊又喜,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

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

了!你真是个天才!”

后来,为了纪念高斯,人们给他造了一座底部为17边形的纪念碑。

同学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像高斯一样地爱思考,相信我们也会有所发

现。

第3页 共8页

同学们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祖国的栋

梁!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3

尊敬的XX: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

人——苏格拉底,这句名言诠释了希望与时间的关系。希望不是空谈,更不是幻想。在家

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些家务,在校就应抓紧时间学习。在我们的母校——三中。则就充满了

这种认真学习的氛围。

三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校。在三中,最有名的就要属南宋时期的银杏树了。那棵银

杏树就像一位巨人一样,看着我们三中学子一批一批的来又去。抚摸银杏树的“躯干”,

我仿佛置身于在那个战乱而又发达的年代。

三中十分的古老,一草一木、一栋一房都揭示着它有百年的历史,它年轻,在这儿没

有世俗的吵闹,没有令人厌恶的垃圾,它散发着古色古香,会让你嗅出一个清谧芳香、花

蝶共舞的年轻世界。

学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们就好比是和蔼可亲的`长辈们,同学们就是亲密无间

的兄弟姐妹。如果没有了老师,我们就失去了方向,偏离了航向;没有了同学,就如同生

活里失去了阳光,欢乐中没有了笑语。大家的欢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灿烂,这里有

第4页 共8页

我们人生中的辉煌时刻,有我们迎接社会的起点。那么,我们就应该手牵着手,为我们的

母校增光。

银杏树下的欢歌笑语是我们放飞的青春,我们在这里挥洒着热情;在这里学会自尊、

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学会自爱,然后以我们饱满的精神努力汲取知识,大胆地应对未来

日子中无数的艰难与困苦,我们不应畏惧。路,也许遥远,也许曲折,但当你在心里默念

着要坚强的时候,就能勇敢起来。

曾经在三中里经历过的一点一滴都会成为我们日后回忆中绽放在夜空里灿烂的烟花,

虽然短暂却能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永恒的美丽。

我相信,当我们终有一天步入社会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想起,我们一生中最纯净美

好的回忆都留在了银杏树下。

谢谢大家!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相信数学是令许多人头疼的一门学科。但是,学习数学并不是无计可施,只要掌握了

对的方法,数学就一定能学好的。接下来我讲一讲我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第5页 共8页

要想学好数学,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下课后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对

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

自己解决。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对于一些易错题,

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以便及时更正。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要想学好数学,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

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并且鼓励自己能克服困难。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

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数学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5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学数学,就犹如在捕鱼;会解了一道题,就犹如捕获了一条鱼;从而掌握了一种做题

的方法,也就犹如拥有了一张捕鱼的网,再难的题目也能成功突破!因此,能否学好数学,

第6页 共8页

区别就在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得到了一张网;是解答了一道题,还是拥有了一把开

启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其实,学数学并不难,主要在于你是否能做到善于实践,善于动脑。俗话说:“实践

出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多观察、多多发现,那么,你就会知道数学就在我们

身边。学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建造房屋自然要用到几何;看时间自然要用到24

时计时法……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最后被人们归纳成

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现在,我有意识地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发现了许多有关数学的奥秘与乐趣。

有一次,妈妈烙饼,每次锅里只能放两个饼。我就想,烙一张饼要用两分钟,正、反面各

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个烙饼,烙三张饼最少要用几分钟呢?回到书房,我算了算,

得出了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张、第二张和第三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过后,

取出第一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二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二张饼就烙好了,

取出来。然后放第一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

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果然就节省了好多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原来学习数学,还有

一个节约时间的好处呀!深奥,太深奥了!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它与生活是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

实数学很有用处。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也很有趣,尤其是几何图形中的最怪的“圆”。计算

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圆的面积就不相同。例如:一个半径为9

厘米的圆与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面积相等吗?我们先用面积公式把两个圆的面积求出

来,分别是254。34平方厘米和78.5平方厘米。两个圆的半径不一样,所以两个圆的面

积也不一样。如果半径长,那么面积就大;如果.径短,那么面积就小!有了这个规律,以

第7页 共8页

后做题就有保障喽!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

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

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永远

也望不到峰顶的!爱数学,才能学好数学!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8页 共8页


更多推荐

数学,没有,大家,希望,老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