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小升初尖子班考试数学试卷)
人教版教材解读电子版湖北省五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9页例1,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晓得2、5的倍数的特征,可以推论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备考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猜数游戏,好吗?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生报数,老师请问,同时恳请大家检验。
师: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现出惊讶的目光。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计算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积极探索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具课件:百数表中,在这些数中找到5的倍数,写下出。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课件出示百数表)
(4)观测5的倍数,你存有什么辨认出?把你的辨认出说道给同桌倾听。
(5)归纳: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6)检验: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存有这样的特征吗?恳请举例检验。恳请你写下一个多位数,并且就是5的倍数。
(7)过渡: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就是5的倍数?
,,,,,,,,,,,。
过渡阶段:那就是几的倍数呢?恳请同学检验。2的倍数存有什么特征,想要不敢研究?下面我们一起研究2的特征。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存有什么特征呢?
(2)课件出示: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小组合作找出所有2的倍数)
(3)汇报后,观测2的倍数的特征,看一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恰当。
(4)归纳: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板书:个位上就是0、2、4、6、8的数都就是2的倍数。
(5)验证: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请举例验证。
(6)填上一填上:下面哪些数就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奇数、偶数的再重新认识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来分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就是5的倍数存有什么特征呢?
(1)在5的倍数中找出2的倍数;
(2)在2的倍数中找出5的倍数。
比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都是看什么?
结论:个位上就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就是5的倍数。
课堂作业
1.顺利完成教材第9页“搞一搞” 。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第1~2题。
课堂小结
1.现在,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现在老师说数,请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自学,你存有什么斩获?除了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顺利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
板书: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就是0或5的数都就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就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就是5的倍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做他们想做的,在做的过程中观察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联系长方体表面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挂、算是、想象、悖论等自学活动中,培育学生有序思索、合理分类、化繁为简的思维方法,并发展空间观念.
3.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策划选择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会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叙述思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活中,常把几个长方体物体包成一个大长方体.这样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包装.
学生间相互交流介绍的情况.
师:前几天,我曾让大家去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谁来说说你带来了什么?
生:火柴盒、香烟盒或药盒等.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问题.(揭题).
二、进行.
1.师: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相同情况.想一想: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法?
2.试试看:建议挂得出结论,还要说道得明白.
交流:有哪几种?为了方便表达,面用字母a表示,次大面用字母b表示,最小面用字母c表示.
概括:三种相同包法:a面重合(上下砌);b面重合(前后砌);c面重合(左右砌).
3.师:现在研究6个相同情况.2个有三种不同摆法,6个有几种呢?你能很快猜出有几种吗?
生:6、7、8、9、10、12种等.
师:那么,究竟有几种呢?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人一组,边挂边思索,怎样说道就可以使大家明白你的斜对角?
合作学习:
(1)小组挂、交流.教师在巡查时及时向同学们所推荐了同学中作记录的自学方法.并问:为什么必须录呢?
生:包装方式多,记一记,不会重复.
(2)大组交流、汇报.
两人一组汇报,要求一位同学边说边摆,另外一位同学选择相应的直观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汇报:总共存有9种相同的包法.(见到右图)
师生归纳:按接触面思考:a、b、c各一种;ab、ac、bc各两种.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它就是按什么思索的?
生:按接触面来思考;这样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
师:除了其他思索方法吗?能够无法将问题精简,比如说以两个一组做为一个整体,将两个a面重合(上下砌)的长方体看做一个小长方体,这样就转变为3个长方体的外包装问题了,可以存有几种包法?
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有3种包法.
师:大家从中受什么鼓舞?还可以怎样考量?.
生:哦,我明白了!还可以将两个b面重叠(前后叠)的长方体看作一个大长方体,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拼摆,又有3种包法.
生:还可以将两个c面重合(前后砌)的长方体看做…….
生:(抢着说)对,对!它也有3种包法.因此6个长方体共有3×3=9种不同的包法.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这种方式很好,很清楚.
师:先把2个大长方体看做一个小长方体,那么6个大长方体就可以看做3个小长方体.2个大长方体间的边线相同,就获得了3个相同长方体的外包装问题.这种将繁杂的问题转变为已经化解直观问题,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很关键.
4.师:现在我们来猜猜,哪些样式的表面积较大、较小?说理由,并算算.
生:都就是c面重合的外包装样式的表面积很大,因为重合部分面积最轻;上图第一列中的a面重合、ab、ac面重合的外包装样式表面积较小,因为重合部分面积很大……
师:哪个表面积更小些呢?
生:可以算是一算.
师:假设a面面积为6,b面为3,c面为2.
生:6×2+3×12+2×12=72,6×4+3×6+2×12=66,6×4+3×12+2×6=72.这几个表面积都比较大.
三、讨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包装.
教师挑一种物品(火柴),先恳请大家猜猜可能将的外包装样式,再说说道理由,结合实际谈论见解.
学生打开一包火柴观察后说,(见图)这种样式表面积小,也就是材料省.
师:是不是厂商对商品的外包装都考量节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师:分小组,互相观测增添的其他物品,说道说道自己的观点.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有的考虑经济、实用,有的考虑美观、大方,有的考虑方便……不同的需要就有不同的标准.
四、小结.
师:这节课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生活中存有许多事,可以用数学方法去化解;外包装这一小问题,学问可以非常大;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标准挑选方案……
探究活动
设计包装盒
活动目的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活动题目
某工厂生产a、b、c、d、e五种产品.厂方必须设计师设计一种通用型的包装盒子,能够外包装这五种产品中任一种.设计师按建议设计了如下图中右图的包装盒子.
五种产品:
包装盒子:
厂方负责人看了设计师设计的包装盒后,不满意,认为太浪费了,根本不需要设计成十二格的长方体,只要放得下产品就可以了.于是设计师改进了方案,设计了最少体积的盒子.同学们,你们知道盒子的体积有多大吗?(即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形状是怎样的?
活动方法
学生利用学具分小组拼摆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并使学生通过观察、悖论、检验、认知并掌控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育学生分析、推论、归纳的能力。
重点难点
认知并掌控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存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3×10=30……
观测: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存有什么特征?能够无法只看看个位就能够推论呢?(无法)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 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检验:下面各数,哪些数就是3的倍数呢?
54
小结:从上面所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就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推论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5.“搞一搞”,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教材第10页“搞一搞”。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存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轻三位数就是)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是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参予至自学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展开适度指点、鼓励,这样效果更显著。
教学目标
1.并使学生认知质数、合数的概念.
2.熟记20以内的质数.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精确推论一个数就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例1.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
1的约数:2的约数:3的约数:4的约数:
5的约数:6的约数:7的约数:8的约数:
9的约数:10的约数:11的约数; 12的约数:
二、探究新知.
(一)鼓励学生概括.
1.按这些约数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
2.分组讨论后汇报.
3.引导学生说明:
存有一个约数的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教师回答:1就是质数还是合数?
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一个约数,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又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按约数个数的多少给自然数分类.
1.按照若想被2相乘可以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偶数,那么,按照约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成哪几类?(三类:质数、合数和1)
2.教师提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找什么?(关键:找约数的个数)
(六)教学基准2.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教师特别强调:娴熟运用打听约数的方法,这种搞题法就是搞对题的关键.
2.反馈练习: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9 21 43 67
(七)介绍以内的质数表.
1.除了用打听约数的方法推论一个数就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2.用质数表检查例2
检查方法;表存有17、29、37,表明就是质数;
22、35、87表中没有,又不是1,说明是合数.
3.教师提示信息:必须记诵20以内的质数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文言你教给了什么科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就是2至50的数,下话图画掉下来2的倍数,再依次图画掉下来3、5、7的倍数(但2、3、5、
7、本身不画掉),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教师提示:古希腊的数学家就是用这种方式找质数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这种方法找以内的质数.
2.检查下面各数的约数的个数,表示哪些就是质数,哪些就是合数,分别填上在选定的圈里,再用质数表中检查.
3.填空题.
①质数有个约数,合数至少有个约数.
②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③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判断.
①所有的奇数都就是质数.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③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就是合数.
④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5.在整数1~20中:
①奇数有:偶数有:
②质数存有:合数存有:
五、板书设计
存有一个约数的
有两个约数的
存有两个以上的数的
1的约数1
2的约数1、2
3的约数1、3
5的约数1、5
7的约数l、7
11的约数1、11
4的约数1、2、4
6的约数1、2、3、6
8的约数1、2、4、8
9的约数1、3、9
10的约数l、2、5、10
12的约数1、2、3、4、6、12
l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体会科学知识应用领域价值,唤起自学数学知识的兴趣,培育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概括、整理科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可以恰当推论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讨厌花掉,有一天她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交纳售货员50元,寻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晓得寻回的钱不对。你晓得她就是怎么推论的吗?(多媒体出具教材练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有效率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化解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有意思,这文言我们就去针对这些内容展开有关的练。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习
概括提升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若想一眼窥见以下各数一定存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
3.什么叫做奇数?什么叫做偶数?
4.(1)在8,35,96,,3.2,,,,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的三位偶数就是( ),最轻的二位奇数就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习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研习过的数学知识可以化解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索,擅于用数学的眼光回去观测,分析,坚信大家还可以存有更多的斩获!
课后作业
1.写作介绍教材第13页练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晓得吗?”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更多推荐
学生,倍数,特征,质数,同学,存有,长方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