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美国数学试卷初二答案)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
1. 参赛对象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面向全国高校(含港澳台地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
2. 组队要求
(1)本科生组队要求:每队3名正式在籍的本科生(含预科生),不得来自同一年级、同一学院(或同一系)、同一导师及同一小组;
(2)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组队要求:每队3名正式在籍的研究生(含在职研究生/博士生),不得来自同一导师及同一课题组。
3. 比赛形式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采取网络/校内考试+现场答辩的形式,共分为A、B两场比赛。
(1)A场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场比赛是在12月第一个周末统一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网络/校内考试,线上时间为4个小时;
(2)B场比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场比赛是在以下月份之一内的一个周末统一在指定城市进行的现场答辩,具体时间及地点由主办方另行公布。在B场比赛中,参赛队伍需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一道A场试题或一道B场试题进行现场展示及答辩,答辩时间为20分钟。
4. 竞赛规则
(1)本科生组别:比赛期间每队只允许使用一台笔记本电脑或台式计算机,无需提前上传程序;
(2)研究生及在职研究生组别:比赛期间每队只允许使用计算器、规划板、铅笔、直尺等简单的绘图工具,无需提前上传程序。
(3)A场试题: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答题方式为探究式,在试题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试题、写论文、制作报告,并将报告提交至主办方指定邮箱;
(4)B场试题:参赛队伍在B场现场答辩时,面对评委会进行现场展示及答辩,为每组答辩提供20分钟时间。
5. 评分规则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B两个环节各占总成绩的50%。
(1)A场环节:A场比赛作为团队成员的表现考察,其团队报告的分数占总成绩的50%;
(2)B场环节:作为个人表现的考核,B场答辩分数占团队总分的50%。
6. 竞赛奖励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根据团队总成绩高低,分别颁发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并颁发证书。同时,优秀成员也将获得荣誉证书。
更多推荐
答辩,竞赛,建模,数学,比赛,现场,研究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