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发(作者:桂林数学试卷答案大全高一)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的图片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一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二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三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四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五

数学手抄报的资料1

数学名言名句

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高斯

2、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纳皮尔

3、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邱成桐

4、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华罗庚

5、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拿破仑

6、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开普勒

7、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华罗庚

8、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伦琴

9、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广中平佑

10、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拉普拉斯

数学家的故事

熊庆来(1893-1969)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07年,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当时满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抗捐、抗税、罢课、罢市、兵变遍及全国,清政府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熊庆来由于参加了“收回矿山开采权”的抗法反清的示威游行而遭到学校的记过处分。现实的生活与斗争命命名熊庆来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掌握科学,科学能强国富民。

1913年,熊庆来赴欧留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从比利时经荷兰、英国,辗转到了法国巴黎。8年间先后获得高等数学、力学及天文学等多科证书,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21年,28岁的熊庆来学成归国,一心想学以致用,救民于水火。1949年6月,国民党反动政府趁熊庆来去巴黎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解散了熊庆来苦心经营12年的云南大学。年近花甲的熊庆来怀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心情,决定滞留在法国继续从事函数论的研究。

“……祖国欢迎你,人民欢迎你!欢迎你回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1957年4月,周给熊庆来写信,动员他回国。同年6月,熊庆来在完成了函数论专著稿后,毅然启程,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表示,愿在社会主义的光芒中鞠躬尽瘁于祖国的学术建设事业。在回国后的7年中,他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近20篇具有世界水平的数学论文。还培养了杨乐、张广厚等一批数学人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表现了这位七旬老人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1969年,一代宗师、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与世长辞。临终之前他还表示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数学手抄报的资料2

数学题目答案与感悟

原题:

数学题目答案与感悟据说这是一道可以测出一个人有没有商业头脑的数学题,王师傅是卖鞋的,一双鞋进价30元甩卖20元,顾客来买鞋给了张50,王师傅没零钱,于是找邻居换了50元。事后邻居发现钱是假的,王师傅又赔了邻居50。请问王师傅一共亏了多少?(这道题目不简单,100个人有99人会算错)到底亏了多少?

这道题目的答案是王师傅亏了60元。为什么是60元呢?这里有两种计算方法:

1、简单的数学方法:亏了一双鞋30元的成本钱,还有找给买鞋者30元,一共60元。

2、会计计算法:把假币计为零,本来该收入50元结果收入为0,这部分亏了50元;鞋子进货30卖20,亏10块,二者相加60元。

3、假如50是真的,30进的鞋子20卖,亏10块,如今50是假的,所以共亏60。

4、假如王师傅有100块钱,进鞋花了30元,还剩70,找给买鞋人30元还剩40,然后用假币换回邻居50真币变90元,后来把真币又还给了邻居,手里剩下40,所以亏60。

相信还会有很多其他方法计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简单的题目超过六成的人都算错了呢?

这里就存在两个对事物认识的问题:一是逻辑,二是在认识事物时排除干扰项的能力,三是某种因素导致心理的紧张。

在这道题目中,我们从逻辑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来,王师傅曾经和买鞋人及邻居发生过经济往来,但和邻居的经济往来中一进一出实际上被抹平了。那么,从逻辑上说,邻居这一项就是干扰项,能否做对这道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排除这个干扰项。一旦排除干扰项后,这就变成了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目了。

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干扰项,导致了超过六成的人都出现了错误。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大多数人在看到一个问题时往往是感官反应而不是理性思考,或者说对事物缺少一个理性思考的习惯或能力。这种能力,直白点说就是识别和排除干扰项的能力。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干扰项要比这道题复杂得多,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很多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处理问题时所采取的行动都是错误的,而且对这种错误甚至至始至终都一无所知,等事情都出现不理想的结果了,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这恐怕也是很多人失败了总是无法总结经验教训,无法作出及时调整的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当然,我们还不能排除另一个心理干扰因素,那就是最后一句:这道题目不简单,100个人有99人会算错。这种99%都会算错的暗示,会直接给自己一个很强的心理暗示,即这道题很难,很复杂,大多数人都算不出来,这种短期带来的心理压力会扰乱很多人的正常思维,并将计算题目的人引入一个歧途,并最终导致计算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经常遇到类似情况,譬如因为某一因素被夸大,直接导致自己心理突然紧张,压力陡然增大,从而作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占豪的话:

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极容易产生错误的情形?个人提出如下三个建议:

一、遇事首先不要被任何困难也压力压倒,任何事情一个平常心看待,不管这一事件多么重大,先保持冷静看清楚再说下一步,不要受某些局外因素干扰。

二、遇事要首先排除干扰因素,抓主要矛盾。只要将主要干扰因素排除,那么一般问题都很简单,只需要作出有针对性选择即可。

三、排除干扰因素最最核心的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后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正推和反推,正推和反推都无误,将干扰因素排除,则答案即在眼前


更多推荐

数学,干扰,排除,邻居,因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