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中考使用高等数学试卷)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

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

1、关于心肌梗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血栓性栓塞性疾病

B.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检验指标增高

C.生化酶学和血栓止血检测是诊断的金指标

D.较有价值的观察指标是分子标志物检测

E.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

【答案】 C

2、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多采用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D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下列疾病,其中哪项不正确

A.败血症

B.肌肉血肿

C.大面积烧伤

D.重症肝炎

E.羊水栓塞

【答案】 B

4、患者,男,28岁,患尿毒症晚期,拟接受肾移植手术。兄弟间

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同种异体抗原

E.超抗原

【答案】 D

5、创立解析几何的主要数学家是( ).

A.笛卡尔,费马

B.笛卡尔,拉格朗日

C.莱布尼茨,牛顿

D.柯西,牛顿

【答案】 A

6、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比例为

A.1:50

B.1:1

C.2:5

D.1:4

E.1:10

【答案】 B

7、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

功能有关( )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分泌功能

D.凝血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答案】 B

8、在下列描述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中,要求最高的是( )。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知道

【答案】 C

9、数学的三个基本思想不包括()。

A.建模

B.抽象

C.猜想

D.推理

【答案】 C

10、下列描述的四种教学场景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为演算法的是

( )。

A.课堂上老师运用实物直观教具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B.课堂上老师运用口头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传授知识

C.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

D.课堂上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以对话方式探索

新知识

【答案】 C

11、国际标准品属于

A.一级标准品

B.二级标准品

C.三级标准品

D.四级标准品

E.五级标准品

【答案】 A

12、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特征

A.常有淋巴结肿大

B.常伴有肾功能异常

C.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增多

D.小于40岁患者也较易见

E.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

【答案】 B

13、Ⅳ型超敏反应中最重要的细胞是

A.B细胞

B.肥大细胞

4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答案】 C

14、《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了九条基本事实,

下列属于基本事实的是( )。

A.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两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C.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两直线被平行线所截,对应线段成比例

【答案】 D

15、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

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

法。影响免疫浊度分析的重要因素

A.温育系统故障

B.伪浊度

C.边缘效应

D.携带污染

E.比色系统故障

【答案】 B

16、肝素酶存在于

A.微丝

B.致密颗粒

C.α颗粒

D.溶酶体颗粒

E.微管

【答案】 D

17、患者,男,28岁,患尿毒症晚期,拟接受肾移植手术。移植器

官的最适供者是

A.父母双亲

B.同卵双生兄弟

C.同胞姐妹

D.同胞兄弟

E.无关个体

【答案】 B

18、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的疾病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新生儿溶血症

D.血清过敏性休克

E.接触性皮炎

【答案】 A

19、设 A 为 n 阶方阵,B 是 A 经过若干次初等行变换得到的矩阵,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

B.|A|≠|B|

C.若|A|=0,则-定有|B|=0

D.若|A|>0,则-定有|B|>0

【答案】 C

20、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缺陷( )

A.因子Ⅷ,Ⅸ,Ⅺ

B.因子

C.因子Ⅱ,Ⅴ,Ⅶ,Ⅹ

D.因子Ⅴ,Ⅶ,Ⅷ

E.因子Ⅸ,Ⅹ,Ⅶ

【答案】 C

21、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体检:

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无肿大。检验:血红蛋白量95g/L,白

细胞数3.8×10

A.血钙测定

B.蛋白电泳

C.细胞化学染色

D.骨髓检查

E.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

【答案】 D

22、不符合溶贫骨髓象特征的是( )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无巨幼红细胞

E.以上都是

【答案】 C

23、下列关于反证法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方法

B.反证法是逻辑依据之一是排中律

C.反证法的逻辑依据之一是矛盾律

D.反证法就是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

【答案】 D

24、男性,30岁,常伴机会性感染,发热、咳嗽、身体消瘦,且查

明患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初步怀疑为艾滋病,且HIV筛查试验为

阳性结果。若该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测定,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为

4

4

8

8

4

【答案】 A

25、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

A.隐蔽抗原的释放

B.自身成分改变

C.与抗体特异结合

D.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

E.淋巴细胞异常增殖

【答案】 B

26、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

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答案】 D

27、先天性无丙球蛋白血症综合征是

A.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

B.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

C.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

D.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

E.获得性免疫缺陷

【答案】 B

28、典型的T细胞缺陷型疾病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是

A.选择性IgA缺陷病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

C.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D.慢性肉芽肿病

E.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答案】 B

29、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

A.因子Ⅴ

B.因子Ⅱa

C.因子Ⅻ

D.因子Ⅰ和Ⅰa

E.因子Ⅳ

【答案】 D

30、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愈小愈好

B.先进设备

C.室内质控

D.在允许误差内

E.质控试剂

【答案】 C

31、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发生在感染后( )

A.感染后0~4小时内

B.感染后4~96小时内

C.感染后24~48小时内

D.感染后96小时内

E.感染后4~5天

【答案】 A

32、设f(x)=acosx+bsinx是R到R的函数,V={f(x)∣f(x)

=acosx+bsinx,a,b∈R}是线形空间,则V的维数是( )。

A.1

B.2

C.3

D.∞

【答案】 A

33、女性,20岁,头昏、乏力半年,近2年来每次月经持续7~8d,

有血块。门诊检验:红细胞3.0×10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答案】 A

34、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

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

法。免疫浊度分析的必备试剂不包括

A.多抗血清(R型)

B.高分子物质增浊剂

C.20%聚乙二醇

D.浑浊样品澄清剂

E.校正品

【答案】 C

35、患者,女,35岁。发热、咽痛1天。查体:扁桃体Ⅱ度肿大,

有脓点。实验室检查:血清ASO水平为300U/ml,10天后血清ASO

水平上升到1200IU/ml。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血细菌培养发

现A群B溶血性链球菌阳性,尿蛋白(++),尿红细胞(++)。初步

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对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有

价值的是

A.血清AS01200IU/ml

B.血清肌酐18μmol/L

C.血清BUN13.8mmol/L

D.血清补体C

E.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显著增高

【答案】 D

36、原红与原粒的区别时,不符合原红的特点的是( )

A.胞体大,可见突起

B.染色质粗粒状

C.核仁暗蓝色,界限模糊

D.胞浆呈均匀淡蓝色

E.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旁

【答案】 D

37、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主要用于检测

A.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B.中性粒细胞产生胞外酶的能力

C.巨噬细胞趋化能力

D.中性粒细胞胞内杀菌能力

E.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

【答案】 D

38、AT-Ⅲ抗原测定多采用

A.凝固法

B.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C.免疫学法

D.发色底物法

E.以上都是

【答案】 C

39、免疫标记电镜技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

A.对细胞超微结构完好保存

B.保持被检细胞或其亚细胞结构的抗原性不受损失


更多推荐

细胞,免疫,下列,贫血,抗原,学生,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