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初二数学试卷 江苏)
大班数学活动数积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是在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数学活动课,针对的是4-5岁的儿
童。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周围环境
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帮助他们发现周围
事物中的数学规律,让他们在数学上有一定的基础,并培养他们的好
奇心和参与精神。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通过玩乐的方式,学习加减法,以及
判断大小关系等概念。
教学步骤
1. 活动准备
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数积木,以及相应的工作表、玩具
等材料。在选择数积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能力,
选择适合他们使用的大小和形状的积木。
2. 引入活动
在引入活动时,可以先用简单的例子,引出加减法,让儿童能够在
理解的前提下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比如: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1等于多少吗?
学生:等于2。
老师:很好。那如果有一个球,再加上另一个球,一共有几个球?
学生:有两个球。
老师:非常好,这就是1+1的结果。儿童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个
类似的游戏呢?
3. 练习加减法
在练习加减法过程中,可以既进行游戏的同时,又让每位学生参与
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
每个学生手中拿到10个数积木,老师随机叫出两个数字,如
“2+3”“4-1”,学生应该用手中的数积木摆出相应的数量以表示这
个算式。老师可以逐个点名,让每个学生口算出答案,强化他们的运
算能力。
4. 判断大小关系
在本课程中,判断大小关系是必要的,这也是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
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戏来达到这个目的:
老师告诉学生们,数积木之间有大小之分,小的积木是1,大的积
木是10,然后让每位学生猜一猜自己手中的数积木的数量,如果猜对
了就可以把这些数积木搭成一个“楼房”。
5. 教学反思
针对这个活动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室环境:在准备教室时,需要考虑到教室是否宽敞明亮、
有足够的自然光线、空气流通情况、噪音是否干扰课堂等影响因素。
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提高效率,使上课更生动
有趣。
•
游戏的设计:在教学时,需要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仔细设
计每个游戏,让每个游戏都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孩
子学到知识。
•
学生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反应进行
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
结论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受益于通过游戏获
得快乐。
这次教学活动的成功,并不是我们过去几天的努力的结果,而是我
们精心策划、精心执行的结果。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实践,改
变了教学中“大马金刀,一刀切”的模式,适时地给孩子们提供了符
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
更多推荐
学生,需要,积木,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