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初二数学试卷 江苏)

大班数学活动数积木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是在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数学活动课,针对的是4-5岁的儿

童。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周围环境

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数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帮助他们发现周围

事物中的数学规律,让他们在数学上有一定的基础,并培养他们的好

奇心和参与精神。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儿童通过玩乐的方式,学习加减法,以及

判断大小关系等概念。

教学步骤

1. 活动准备

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准备好数积木,以及相应的工作表、玩具

等材料。在选择数积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能力,

选择适合他们使用的大小和形状的积木。

2. 引入活动

在引入活动时,可以先用简单的例子,引出加减法,让儿童能够在

理解的前提下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比如: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1等于多少吗?

学生:等于2。

老师:很好。那如果有一个球,再加上另一个球,一共有几个球?

学生:有两个球。

老师:非常好,这就是1+1的结果。儿童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个

类似的游戏呢?

3. 练习加减法

在练习加减法过程中,可以既进行游戏的同时,又让每位学生参与

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

每个学生手中拿到10个数积木,老师随机叫出两个数字,如

“2+3”“4-1”,学生应该用手中的数积木摆出相应的数量以表示这

个算式。老师可以逐个点名,让每个学生口算出答案,强化他们的运

算能力。

4. 判断大小关系

在本课程中,判断大小关系是必要的,这也是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

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可以采用一些小游戏来达到这个目的:

老师告诉学生们,数积木之间有大小之分,小的积木是1,大的积

木是10,然后让每位学生猜一猜自己手中的数积木的数量,如果猜对

了就可以把这些数积木搭成一个“楼房”。

5. 教学反思

针对这个活动的教学反思,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室环境:在准备教室时,需要考虑到教室是否宽敞明亮、

有足够的自然光线、空气流通情况、噪音是否干扰课堂等影响因素。

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提高效率,使上课更生动

有趣。

游戏的设计:在教学时,需要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仔细设

计每个游戏,让每个游戏都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孩

子学到知识。

学生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反应进行

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结论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受益于通过游戏获

得快乐。

这次教学活动的成功,并不是我们过去几天的努力的结果,而是我

们精心策划、精心执行的结果。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钻研和实践,改

变了教学中“大马金刀,一刀切”的模式,适时地给孩子们提供了符

合他们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


更多推荐

学生,需要,积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