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数学试卷高中模拟湖北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
1.学生需要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学生需要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学生需要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读写20以内的各数。
4.学生需要说出个位、十位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并初步了解进制。
5.学生需要认识符号“=”“>”“<”的含义,并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二、数的运算
1.学生需要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2.学生需要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学生需要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4.学生需要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常见的量
1.学生需要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2.学生需要培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四、图形的认识
1.学生需要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
2.学生需要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五、分类
1.学生需要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2.学生需要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学生需要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六、数学乐园
1.《数学迷宫》一是为了复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二是为了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口令》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3.《送信游戏》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数、序数的意义。
4.《投掷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地比多比少和两数相差多少,同时让学生初步研究了XXX。
一、生活中的数
1.学生需要认识100以内的数。
2.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
3.学生需要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4.学生需要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二、加减法(一)
1.学生需要学会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
4.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学生需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三、加与减(二)
1.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学生需要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学生需要学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购物
1.学生需要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学生需要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加与减(三)
加法和减法是最基本的算术运算之一。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需要注意单位和进位。
连加运算
连加运算是指将多个数相加的过程。在进行连加运算时,需要先将所有的数相加,然后再将结果写下来。
例如,计算1+2+3+4的结果,可以先将1、2、3、4相加,得到10,然后将结果写下来,即1+2+3+4=10.
连减运算
连减运算是指将多个数相减的过程。在进行连减运算时,需要先将所有的数相减,然后再将结果写下来。
例如,计算10-2-3-4的结果,可以先将2、3、4相减,得到1,然后再将10减去1,得到9,即10-2-3-4=1.
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将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起进行运算的过程。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先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1+2-3+4的结果,可以先将1、2、4相加,得到7,然后再将3减去7,得到-4,即1+2-3+4=-4.
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用于描述和分析随机事件的规律性。其中,纵向条形统计图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展示方式,它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可以使用纵向条形统计图来展示某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在统计过程中,需要先将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再将数据绘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更多推荐
需要,学生,两位数,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