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丹阳中考数学试卷真题)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大板块:

(一)、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

第六单元、混合运算

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二)、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

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

(三)、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分段统计。

(四)、 实践与综合应用

两个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难点分析: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

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让

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

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是教学的难点。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

下面,我就本册重点单元展开阐述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

(一)信息窗1的学习

1、信息窗的解读。情境图呈现的是农村的学生来到城里,从火车站——停车场——居

民楼——街心花坛。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多。这里有农村学生的新发现,有城里学生的

主人翁介绍。

2、教与学的建议

(1)红点1的学习 两点建议

摆一摆 拨一拨 数一数,借助百来认识千。在摆之前先回忆一下所学的计数单位,在复

习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基础上,再用成板的方木块学具一百一百的边摆边数,

摆出10个百,然后用计数器再一百一百的拨,当作百位上拨出10个珠子明确10个百后,

拨去这10个珠子,在千位上拨上1个珠子。从而理解“百”和“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总结出: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千。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这是

理论上对千的认识,“千”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大,一千到底是多少,这要通过列举生活中的

实例来感受,如果把教学定位在仅仅会读、写的层面上,不仅数感不能建立,而且学生对数

学的情感也得不到培养,同时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价值不大的教学。试想一下,学完了“一

千”这个数以后,学生不知道“一千”有多大,不知道“一千”与生活中的哪些背景相联系,

不能用“一千”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件,这样的教学显然价值就会降低。

(2)红点2的学习。

在计数器上表达出125。这道例题是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及各数位上数的意义,为便

于学习,可在计数器上拨出125,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先试着读写再行讲解。根据计数器数珠的情况,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读数,结合学

生的读写情况,教师讲述写数读数的方法。

数位意义的学习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结合计数器进行。如:计数器百位上有1个珠子,

表示一个百,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第二步:弄清位数、数位、数字、意义、组

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125是3位数,含有个位、十位、百位3个数位,个位上的数字是5,

表示5个1,整个数由1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

(3)绿点的学习。两点建议

放手让学生自己写。鉴于前面的基础,可让学生自己试写三百和八百零八。不要怕学生

写错,有错误是正常的。

交流中学习0的写法。300问题不大,808学生很可能写成8008或880,针对学生出现

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最终使学生明白:八百就在百位上写8,十位上一个数字也没

有,就用0来占位,从而掌握千以内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二)信息窗2的学习

信息窗2是有关千以上数的学习,由于教材的编排结构与体例同信息窗1完全相同,所

以3个例题的教学建议完全可以参照信息窗1的教学建议进行。另外需要注意两点:

允许学生慢慢接受,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说“千”学生还能够体会和理解的话,由“千”

到“万”则是一次大的跨越,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数的理解更加困难一些。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要进行总结。教材在第8页作了这方面的提示,但没有像以往的教

材那样呈现完整的读写方法,这正是新教材和传统教材的区别之一,教学时要从读写的顺序,

0的读写,读写的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

自主练习的第4题是读数练习,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读出各数,并说说数的末尾和中间的“0”

的读法,然后再说说三个数中的“5”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

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三)信息窗4的学习

1、教材安排了2道例题

(1)红点1的学习。同样是估计,教材的编排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体性的大概的估,

即有一百多人。二是运用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即先数出10个,然后看看大约有几个10 ,

这正是本例题的目的所在,即估的结果是否准确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估计的策略、方法和

依据。教学建议为三点

感受近似数体会估计的现实性。在学习之信息窗之前,教师可通过谈话举例,让学生知道生

活中的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确的数,一类是近似的数,而且很多情况下不需要知道精

确数。如一片森林的树木,草原上的羊群等。从而感受估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根据图示自由估。出示第一幅情景图,先让学生自己估计大约有多少人在做操,一开始不要

怕学生乱估,这是个必经阶段。然后提使学生:怎样估的更准确一些,你是乱估的还是运用

了一定的方法和窍门估的?意图是引起学生对估计策略与方法的思考。

在交流中学习估计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交流要让学生知道:要想估计一个整体,可以先估出

其中的一小部分,然后再推想整体的数量。即估计要有依据,要讲究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只


更多推荐

学生,教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