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编制数学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角的初步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

笔算(二),表内乘法(一)和(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

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册教材主要安排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两。这两部分

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

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从20以

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基础知识,也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

须得到计算正确、迅速。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了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

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

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次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等教

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直观认识角的概念以及直角、锐角和钝

角,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思想。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的活动,

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地、

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次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操作活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

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

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

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

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会读写几时

几分和几时半,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2. 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3. 能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四、教学难点:

以内的加、减笔算的算理和表内乘法的含义;

2.会画线段、角和直角。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

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


更多推荐

数学,认识,学生,乘法,教学,长度,学习,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