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7日发(作者:数学试卷pdf复制到word)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5篇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五课时

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体验分数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一些

简单分数的基础上,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前四课时,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再

次认识分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

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

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根据分数

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

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它是学生进一步学

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设计理念:

1、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树立新的教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只关注知识结果转向要重视知识结果,更要关注获取

知识的过程,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引起学生思考的。这节

课,我不想把知识、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探索发现新知创造机

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感兴趣的、有思考价值的数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

析、比较、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获取知识。

2、重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

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由对教材的挖掘者、执行者走

向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把原来教材2

课时放在一个课时教学,体现了大容量的课堂。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

第 1 页 共 12 页

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

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

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

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

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

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第 2 页 共 12 页


更多推荐

分数,学生,除法,知识,探索,情境,关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