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发(作者: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试卷分析)
活跃数学课堂气氛的几个技巧
上数学课一般都是比较单调、枯燥,因为在数学课觉上除了数学还是数学。
那么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
氛,使他们能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活动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
手。
一、巧设悬念
新课前的复习、设问、导语要精心设计,尽量创设情境,以能调动激发学
生的积极性及情趣为原则。新课导引导得好,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一般地说,趣味事例、趣味谜语最只有吸引力,它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同举们,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猪八戒分馒头》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活说唐僧师
徒4大去西大取经。这天干粮吃完了,于是,唐僧就叫猪八戒去找吃的,猪八
戒也真有能耐,他一下子就化来了8个又大又香的馒头,唐僧对他说:现在我
们有4个人,你把馒头分一分,要分得公平一些。于是猪八戒给唐僧、孙悟空、
沙僧一人一个,剩下的全归了他,孙悟空马上叫了起来起来:不公平、不公平,
猪八戒太贪心,一人就分了5个。沙僧也说不公平,唐僧于是就叫孙悟空来分。
孙悟帘说:这有什么难的?他一下子就把馒头分好了,而且包括猪八戒在内也
都认为孙悟空分的公平。这时,老师接着问:“孙悟空到底怎样分,唐僧、猪
八戒、沙僧三人都心服口服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孙悟空的分发啊?这就是我们这
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而引出课题。美妙的事故,巧妙的悬念,激发了学生
强烈的求知欲望。
再比如, 在教学“小时、分、秒” 时, 可让学生猜如下的谜语“会
走没有腿,会说没行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睡。”谜语新颖有趣,学生积
极的学习情趣很快就调动起来了。
二、 寓教于乐
爱闪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源泉。根据小
学生不随意注意在注意中占优势地位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进行多样化练习,以不断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
游戏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时,可以做拍手游戏。首先,
老师拍,学生听,后要求学生①比老师多拍几下。②比老师少拍几下。做这个
游戏可以是单人,可以是一组,也可以是全班一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
中玩,在游戏中体会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含意。又例如,在教学“9加几”
时,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做送信游戏。做几个如下信封,将得数写在信封外面,
将信封贴在黑板的适当高度,将如下卡片
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卡片投进相应得数的信封中,学生既得玩,又得学,
情趣很是高涨。
在做改错练习时,老师可以说:“老师这里有几道小马虎做的作业,老师
想请几个同学来当小老师,批改一下这个小马虎的作业。”等等。见外,课堂
上还可以采用夺红旗、找朋友、开火车等之类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练习形式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求效。
三、直观操作
小学生由于生理及心理均尚未成熟,礼会生活经验尚不够丰富。所以,他
们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教学,必须辅助运用一些实物、
模型、图画、幻灯、多媒体电脑、投影等直观教具,创设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
情境。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通过人人动手参与操作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时,在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
时,因为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都是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来的,如果仅限口
头、书面的公式推导,对学生而言,则觉得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这时,
最好让学生人人亲自动手剪拼。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这么做,
先发给学生每人一个老师事先剪好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要求沿虚线剪
开,再按要求把它拼成长方形。如图:
让学生知道其实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
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从而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让学生从
直观操作上感知整个公式的来龙去脉。直观操作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材
料,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
四、质疑多问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教师不仅要积极引
导学生思考,更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发问,鼓励他们多问善问,尤其更要鼓
励差生质疑多问。一般情况下,差生有自卑感,不懂也不敢问,如果问题越积
越多,问题成堆就更无从提问了。因此,鼓励质疑多问,重点应放在中差生身
上。
比如学习分数应用题:“一个水池,有甲、乙、丙三根进水管,它们单独
放满水池要3小时、4小时、6小时,现甲管先放1小时后关闭,由乙、丙两
管放水,还要多少小时才能放满?”在分析列山式子(l-)÷(+)以
346
111
后,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提出自己不理解或仍感觉困惑的问题。学生发问,是学
生自己的问题,往往是经过独立思考,感到迫切需要解决,在探索解决这类问
题时,有更为强烈的兴趣和更大的主动性,更能活跃课堂气氛。应该说,学生
提出的问题越多,对问题的认识就越深刻。当然,由于学生发展水平不同,提
高问题的质量也就各不相同。开始老师应该教育全班同学不要嘲笑提出简单问
题的同学,作为老师,象“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之类的话更加不能出口,
相反的,对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要表示赞赏和鼓励。千万要保护好学生的
自尊心,別伤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对这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先让基础
较好的学生来回答,如果回答不完全或没办法回答,老师再进行补充或解答,
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真正的教学主体。如果没有学生提问了,这时老师可以
说: 如果大家都没问题了,那就到老师提问了。教师可以就式子提出问题以
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如①算式中的、、各指什么?②、1- 表示什么?
3463
1111
③+又表示什么?而且提问应该从差生开始,中等生其次,笔者认为,假
46
11
如差生、中等生都理解了,那么优等生也应该没有问题了。而且多提问差生和
中等生,可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会
使课堂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活跃了课常气氛。
五、夸奖评价
这种方法就是抓主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有利时机,寓夸奖于评价之中。这
样学生答题、讨论就会更加积极、踊跃。观摩分析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
学,我们总能发现,他们很善于鼓励学生,他们总是热情洋溢地评价学生的每
一个答题、每一个发言。“你做得真棒”、“你很善于开动脑筋”、“××同学回
答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哪怕学生回答得不对,他们也不会一棍子打死,
而是说:“××同学虽然回答得不好,但也能够大胆回答问题,这种精神还是
值得表扬的。”对举了手、站起来又回答不出的学生,他们亦不会轻易的呵斥、
否定,他们自有他们的绝招:“××同学很想回答问题,但是他现在可能还没
想好,你先坐下来好好想想,想好了再回答,好吗?”对做练习、做作业做得
全对的、每个同学或奖给一朵小红花,或奖给一个五角星。这些热情的鼓励、
充分的肯定,还有这些大人看来都不屑一顾的奖励,都会使学生兴奋不已,能
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师生的感情融洽了,课堂气氛也
就活跃了。
更多推荐
学生,问题,老师,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