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发(作者:最新长郡初三数学试卷)

两篇数学故事六年级上学期

篇1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

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

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

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

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

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

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

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

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

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

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

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

分之一。”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

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带来临

时借用的那匹,依然物归原主。

篇2

17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开始做导师留的数学题。

前两道题完成顺利。只剩第三道题:要求只用尺规,画出一个正17边形。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是毫无进展。困难激起了斗志。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导师看到学生的作业惊呆了。他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遗留两千

多年的数学难题!”

原来,导师因为失误,把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学生。

每当回忆时,这位青年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

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更多推荐

娘舅,匹马,遗嘱,学生,导师,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