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2023泸州一诊数学试卷)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关于数学眼光

新课标中把数学核心素养设定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统领性目标,并具体表述为“三

会”。其中第一“会”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一、为什么把数学眼光作为核心素养?

2022版课标第一次让“数学眼光”成为数学课程的内容,并作为核心素养提出,具有

里程碑式的意义。

数学眼光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

数学以外的其他自然科学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都是以“真实”

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以“真实”为对象,意味着无论是用肉眼还是通过试验设备,这些

对象都要被真切地捕捉到,或被实验真实的验证。

数学不是这样的,它并不是以“真实”为研究对象,而是以真实世界里并不存在的抽

象说想关系和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种间接的方式,达到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

问题的目的。这是数学独特的教育价值,也是把数学眼光作为核心素养的原因。

二、数学眼光是如何形成的?

数学要通过“剥离”或“去掉”真实对象中的“真实”。找到代表“真实”的本质属性,

进而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

这里的“剥离”或“去掉”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这些动作并没有真实发生,而是人

们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在观察真实情境时,仅聚焦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关的要素,

在大脑里开展的思维活动。

三、数学眼光与数学抽象的关系

由于数学眼光始终聚焦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数学眼光

理解为我们熟悉的“数学抽象”,但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数学抽象。相比之下,数学眼光相当

于数学抽象的门槛。

用“眼光”这种人人都能理解、都有感觉的说法,更容易让学习者产生亲近感,比较

有利于引导教师站在学习者的立场思考教学问题,也能启发教材编写者认真对待内容题材

的真实性问题。

四、数学眼光的教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1.数学眼光对整个教育而言不可或缺。

人的很多“眼光”都是先天的,不过数学眼光不是天生的。在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领

域里,数学眼光对事物的去粗取精最明确、去伪存真最彻底,本质聚焦最深刻,从迷茫中

寻找规律也最精准。甚至唯有经过数学眼光的过滤,一个学科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

2.数学眼光是数学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数学眼光在考察事物本质属性的可靠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数学眼光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六个要素:开放、自信、灵活、专注、合作和独立思考。

数学眼光形成过程已经涵盖了这六个要素。

4.数学眼光有助于打通数学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由于教学上缺少了建立数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的环节,因此学生长大成人了有了

自己的生活和职业之后,对那个折磨了自己多年的数学还在哪里、还能派上什么用场,一

般都不怎么关心。

数学眼光本身不是被动接受的结果,所以教师“教”不了,无法通过灌输或训练实现,

只能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一点点积累。学生需要在一个相

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厘清真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从中发现数

学。并进一步通过数学洞悉一个真实的世界。

5.数学眼光有助于弥补我国数学教育的弱项。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个三个数学要素有关:抽象、推理和模型。

推理和模型,有规律可循,通过训练能迅速提高,是中国学生的强项。而隐形的数学

眼光一直是弱项。

6.数学眼光奠定了真实情境的课程地位。

真实情境本来就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喜欢、好奇、探索、发现等都与

真实情境有关。

没有真事情境,就不会有真正的数学眼光,学生也没有机会理解抽象,更谈不上学会

抽象。


更多推荐

数学,眼光,抽象,学生,数学课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