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发(作者:河南温县中考数学试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推荐3

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第1篇】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趣题,教材借助这个问题向学

生提供了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

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下是鸡兔同笼教

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12-115。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

“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用假设法和代数法的一般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

化繁为简、转化、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

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

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假设法中各步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原题,直奔主题。

1、谈话,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

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的

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鸡兔同笼”问题就是《《孙子算经》

中的一道古老的数学趣题。

(1)课件出示古趣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

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揭示课题

(3)原题解读

师:这是一道古代的数学题,同学们读完题,能不能用现代的教

学语言叙述一遍

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

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设计意图:从我国古代数学趣题直接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

数学文化历史的悠久与美丽,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

望。]

二、合作探究,寻找策略。

1、改变原题

师:同学们,题目中的数据较大,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先从简

单问题入手,老师把题目中的数据变小。


更多推荐

数学,学生,问题,鸡兔同笼,教学,策略,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