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山东枣庄初三数学试卷答案)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工作做一个工
作计划了,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下
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教务处、科研处、年级组的学期工作计划,有创造性的开展数
学备课组活动,力争把高一数学备课组创建成为优秀备课组。
二、工作措施
1.抓好每周量词(周一、四)备课组活动
①遵守办公制度。
②活动定点、定时。
③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④确定主备人,提前准备好教学案的编写,活动是集体讨论,取长补短,形成定案。
每个教师要有二次备课记录。
2.严格听评课制度
①每个老教师每周至少听1节课,新教师至少2节。
②每周推出一节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上课老师要有教案。
③每周评课是要确定主评人,主评人要写好书面材料。
3.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①组织学习新考试大纲、新课标。
②研究高考动态。
③理论学习。
④期末每人撰写一篇论文。
4.进一步落实青蓝工程
①新教师力争先听课后上课;
②老教师多指导徒弟的课;
③4月末5月初组内先评,然后申报到教处、科研处验收。
5.加强提优补差工作,组建边缘生补习班;
6.制定目标、明确分工
①本学期目标:期中考试全县第一,期末考试全市领先。
②教学案编写任务分工。
③单元过关检测的编写。
7.狠抓学生的作业、练习的质量。
①统一作业本,统一写上姓名。
②严格作业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学生练习的二次批改。
④错题集的使用与检查。
8.高一数学备课组的网页建设与使用。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2
本学期,我校进入了建校以来最关键的年头。我校能否真正成为一所区内一流、市内
知名的四星级高中。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课堂。因此作为一线的
教师必须紧扣我校的工作目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准确把握新课程的要求,合理有序地
安排课程,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消灭无效教学,落实有效教学,促使
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我组全体教师的具体工作计划制订如下:
(一)集体备课安排与要求:
我组共有教师9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4人。由于有一名教师负责整体
审核,对其余的八人按照“老带新”的原则,平均分成四组,充分利用老教师的教学经验,
年轻教师的新视野和信息技术进行导学案的编制。两组负责导学案,两组负责午练、周练,
月测试卷由每组教师轮流出,备课组长负责把关。提前一周备课,每周二下午全组教师在
办公室集中研讨,教师无迟到早退、缺席、并要积极准备发言,力求发挥集体智慧。主要
是对上一周的教学进度、教学得与失进行总结,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课时分
布、例题选讲,作业布置进行研讨。
(二)午练安排与要求:
每天中午12:15——12:45进行当堂训练,内容以教学进度最慢者的.教学内容为
主,兼顾前两三天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题量,基本控制在6至8题,
但必须有一道解答题,当天批改,当天反馈,及时补救。
(三)周练安排与要求:
一周一份练习,周五放学由学生带回,周日交回检查并反馈。内容形同单元过关练习,
滚动进行。题量为十四道填空题,四道解答题。
(四)过程检测安排与要求:
每学期期中前过半、期中后过半各一次,具体时间、试卷由学校教务处决定,题量为
十四道填空题,六道解答题,分值为160分。内容为近四至六周的所学内容,尽量能反映
近期学生平时练习中的易错知识点及重难点知识。
(五)教研安排与要求:
行政每周听三节课,备课组长每周听两节课,其余每位教师每周听一节课。双周周二
下午有一位教师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其余教师听课,课后及时积极互评到位,评价要实
事求是,不能只捡好的说。单周周二下午部分教师参加区、市组织的教学研讨,回来后积
极传达研讨的内容和精神。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研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为中心,以
学生课后训练为重点,以加强优化课堂教学为手段,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抓好
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数学成绩,为下学期的成人高考作好充
分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学期学习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这两章内容。按照让学生知书中基本内容、让学生会
练书中的练习题、让学生能独立做作业题、让基础好点的能做章后总复习题的学习目标要
求,以每周四节课教学进度,在期中考试前学习完三角函数,期中考试之后学习了平面向
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
(二)情感目标
(1)加强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知识的联系,注意知识的连贯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
知水平,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
意识。
(3)教学中加强知识形成的探究,让学生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学习中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感受学习中的成功乐趣。
(4)加强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景,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
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学
习,提高成绩。
(5)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兴趣,积累
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积极训练,发展思维能力。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
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三角、向量等题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
的滲透和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1)利用数形结合,加强知识间的连通和逻辑关系的认识,加深知识的理解。
(2加强习题练习,提高对书本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
生的理解能力。
三、具体措施
1、期中考前上好三角函数,期中考后完成好平面向量。
2、抓好数学补差,培优活动。
3、立足于教材。
4、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及每一章课后习课。
5、还继续学习了《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6、继续认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经常听课交流,认真评课,共同商讨教材等。
7、课外活动课的时间,培优补差,抓好课后辅导,提高学生成绩。时间定于周三、
周四。
更多推荐
学生,学习,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