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发(作者:动点题初一数学试卷)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本妙用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错误。不少教师把错误

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试图通过机械重复、“题海战”训练来提高学生数学

解题能力与思维能力,但往往是事倍功半。新课标中既重视对数学知识结构掌握,更关注

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经历与体验。学生学习是一个过程,纠错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

个良好契机,错题本巧妙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从错题本起源背景、界定及理论依

据进行阐述,并结合教学实践对错题本建立、使用与实效提出看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见到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错误。面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形

形色色错误,教师把错误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试图通过机械重复、“题海

战”训练来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与思维能力,但往往是事倍功半。怎样才能有效地纠正

学生学习中问题,成为小学数学老师一大难题。

一、错题本背景

在我们教学中,对于学生作业中常见错误,我们一再要求学生作业做错后要订正,但

往往学生在作业本上订正了事,时间长了就淡漠了,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查起,学生心

中无数,老师心中也无数,后来复习补救就没有了依据。归根剖析,有以下因素:

1.学生作业订正不认真

面对学生学习中错题,我们一贯是这样做:在做错题上打上红红叉,头也不抬,再附

上两个字“订正”。不问青红皂白批判,导致后果是学生不知其所以然,慑于老师权威,

一些同学只好偷偷借来别同学作业抄袭,应对老师,作业为什么错、怎么错了这个问题始

第 1 页

终没能解决。特别是到了期末,积压东西渐渐多了,更是无所适从,便草草了事。有孩子

更是任务形式,认为这是在给老师订正。

2.未明白产生错误本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家长对于学生错误总是习惯性地说上一句“粗心”,

却不知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粗心”,这个“粗心”能否避免,还是随之任之。

例如,1÷■-■÷1=0,这类题目每次都有很多同学得出“0”这个计算结果,因为他们

选择性地看中间两个数相减得0,而忽视了正确运算顺序。

又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候老师再三强调小数点数位要对齐,到了五年级学了小数

乘法后,一些学生做着做着就把原本是小数点末位对齐变成了小数点对齐了。

另外,4.6-(2.5-1.6)=4.6-1.6-2.5=3-2.5=0.5,受到4.6-1.6凑数这个信息干扰,

学生忽视了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后里面要变号这个规律。

3.对于高段学生,教师讲过多,只会对孩子产生听觉疲劳

某道题目若是错同学多了,老师不免嘀咕:“这道题怎么这么多学生不明白?”好吧,

明天再强调,一遍不行,那就两遍吧,这种方法对于有一定判断能力成年人而言,还是可

行。可是对于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小学生来说,确实不胜其烦,尤其是平时就很难被吸

引到课堂教学中学生。

其后果是教师劳心劳力,学生收效甚微,且错题依然层出不穷,学习困难学生加速增

长。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然辛勤耕耘,但缺失了新鲜感,增加了倦怠感。随着课

第 2 页


更多推荐

学生,错题,学习,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