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鄱阳初二数学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微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26T07:14:04.428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3期 作者: 王琳
[导读] 思维导图最初是由英国著名的“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率先提出并发明的,其是以特有的树形结构来培养人的发散性思维而闻名,是一
种简单而又有实效的思维工具。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发展至今,思维导图已经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企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微课则是由我国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所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
教学情景的方式来减缓学生学习难度等等。
王琳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华店镇中心小学 山东德州 251110
摘要:思维导图最初是由英国著名的“大脑先生”东尼·博赞率先提出并发明的,其是以特有的树形结构来培养人的发散性思维而闻名,
是一种简单而又有实效的思维工具。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发展至今,思维导图已经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企业发展中得到了广泛推
广。微课则是由我国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所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是能够帮助教师整合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通过
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来减缓学生学习难度等等。在新课改的教学大环境下,教育专家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来设计教学微课内容的新思路,
利用思维导图来将微课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连接,从而达到培养、完善小学生学习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引言
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张主题明确、逻辑清晰的知识网络,它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应用,调
动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帮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师备课期间、授课活动
上,同时还有学生的复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能够找到思维导图和小学数学的结合点,并合理构建出一种应用模式,进而提高思
维导图对学生的帮助效果。
1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对于数学课而言,讲是疏导、练是巩固。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要采取讲练结合的模式。思维导图发散出的知识点
涉及面较广,比较分散,具有一定个性化特点,为了帮助学生能把握教学重点绘制思维导图、并开展相应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
用、帮助和引领学生。在学生绘制完成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体系,及时让学生进行相应习题的训练,从而检测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复习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梳理知识、强化训练、巩固提高。
2数学课堂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可以在数学课程开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小学数学一年级
课本中有关于数学图形的认识,教师可以事先画好需要认识的图形,并将图形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在上课时颜色能够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
刺激,从而大脑自动将颜色与形状连接形成个人的记忆,颜色也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教师顺利的开课。再例如数学课本上数字的认
识,教师可以将“0-9”的数字用大小来区分,越小的数字在形状上就越小,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记住数字也能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思
维导图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的容易理解。思维导图除了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数学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解答数学问题,通过总结
出的数学思维导图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到解题途径。小学数学的应用题一直占据较大的分值,学生对于这种题型总是束手无策,教师可以用
过培养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会这种题的解题思路。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只兔子买4根胡萝卜需要8元,那么它买相同价钱
的10根胡萝卜需要多少钱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要求10根胡萝卜的价钱首先就要求出一根胡萝卜的价钱,那么一根胡萝卜的价钱怎
么求呢?题目中说道4根胡萝卜8元,那么一根就是2元,所以10根胡萝卜就是20元。解题思路就根据流程图的形式出来了,即便是很复杂的
题目也能够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抽丝剥茧最后用所学的知识点解决,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关键词和
箭头结合的方式进行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
3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活动
复习整理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一个深化理解。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知识网络,在知识网络的影响下,促使学生学会融会贯
通,巩固知识结构。在这样的复习模式下,学生会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不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到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可以明确标注出如下
内容: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概念;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以及对应的公式;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概念以及对应的公式;
④体积单位的概念和进率。当学生对这些内容能够做出清楚的整理,并将其置于逻辑思维导图中,可以使碎片化的知识变得更具有条理
性,在运用过程中也会变得清楚简单。当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结构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够不断提高数学能力。
4及时巩固,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根据知识层次的不同,绘制思维导图隶属关系的层级数量是各异的。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
图将更加完善。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绘制完成的思维导图拿给哥哥、姐姐或高年级的同学看一看,让他们给出更好的建议,不断完善、
提高作品质量。这样也能起到查缺补漏、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可以有效降低教
师的工作强度,全面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和兴趣,使快乐课堂得以轻松构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
导作用,又兼顾了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现实需求,使学生有了总结和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培养了学生“学贵有疑”的质疑精神,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得课堂教学实效
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淼云,宋乃庆,盛雅琦.“因班施教”:课堂人际知觉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多水平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37(4):94-103.
[2]吴维维,邵光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落地[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3):88-95.
[3]王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9.
[4]冯晓音.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应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5]胡勇.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王琳,1968年9月出生,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大专,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更多推荐
学生,思维,导图,数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