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翻译注释-砝的拼音和组词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寓意)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李白

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解】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红色诗词大全100首 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丘:坟墓。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

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

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

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

已辟为白鹭洲公园,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该园在明朝初

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

园。后徐达后裔徐天赐将该园扩建成当时南京“最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翻译 大而雄爽”的

园林,取名为东园。该园成为园主与王世贞、吴承恩等许多著名

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所。明武宗南巡时,曾慕名到该园赏景钓

鱼。入清以后,因不断受到战火与人为的破坏,以致景物凋零,

园林萧瑟,一代名园已成遗址。民国期间,南京市政府于1929

年将该处建为“白鹭洲公园”。至日伪期间又遭摧残,公园沦为

一片废墟。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瓜洲 多聚白

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浮云:

陆贾《新语察征》“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韵译】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

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

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

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

人鹬蚌相争 发愁?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

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

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

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

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

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

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凤凰台】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太平寰宇记》卷九十江

南东道江宁县:\"凤凰山,在县北一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

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

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仍置凤凰台里,起台于山,号为凤凰山。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一:\"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

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唯谪仙为绝唱\"(又见张表臣《珊瑚钩诗

话》卷一)

【评析】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

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

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

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

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李白很少写七言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

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

是作者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

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李白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用以表达对时空变

幻的感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

快畅顺;虽然十四个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但丝毫不使人嫌

其重复,更没有常见咏史诗的那种刻板、生硬的毛病。凤凰台为

地点,在旧金陵城之西南。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

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

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

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李白用“凤凰

台木兰诗ppt课件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抒怀,而是别有机杼。从远古时代开

始,凤凰便一直被认为有祥瑞的意义,并且与社会的发展有关:

美好的时代,凤凰鸟则从天而降,一片天籁之声。因此,凤凰鸟

的出现,多半显示着称颂的意义。然而李白在这里首先点出凤凰,

却恰恰相反:他所抒发则是由繁华易逝,圣时难在,惟有山水长

存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

繁华的六碛中作岑参拼音版 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

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凤去

台空”的变化时空入手,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生子

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

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

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

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这里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那些“投

汩笑古人,临濠得天和”“功高不受赏,长揖归故园”的高士、

哲人,获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时,李白敢于藐视封建秩序,

打破传统偶像的精神束缚,以至于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

长揖万乘。所以,李白对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杜甫的诗最短5首 引起一些感慨之

外,没有丝毫惋惜。那么,当他把历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

的时候,蔑视的态度是显而易见。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

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千古的兴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接下二句表现出廖雪峰 李

白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当中,而把深邃的

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怀。三山亦为地点,旧说在金陵西南的江边。

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

南北相连,故号三山”。又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

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恰好笺注说明了“三山半落”那若

隐若现的景象描写。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鹭洲”,横亘于金陵西

长江里,竟把长江分割成为两半。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阔,

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

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

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原文-靡然成风


更多推荐

凤凰台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