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近义词-行路难其一译文
2023年3月30日发(作者:东金黄的稻束ppt课件 边日出西边雨下一句谐音)
【《玉台新咏》的选诗标准】玉台新咏李延年歌诗并序
《玉台新咏》是徐陵奉皇太子萧钢之令所选编的一部诗集,它上
迄汉魏,下至齐梁,共收集了八百多篇诗作。是继《诗经》、《离骚》、
《楚辞》之后最古的一部诗集。然而,这样一部诗集,却并没有受到
象其它三部诗集一样的礼待,对其进行研究也较少。究其原因,主要
是人们认为《玉台新咏》所收的诗篇,都是宫体诗,而“宫体诗是在专
心描写女人的颜色、衣服、心灵、舞姿及睡时酒后的种种情景,而至
于肉感的大胆表现,……实在是极其放荡、淫蘼之能事。”事实上,这
不仅是对宫体诗的误解,更是对《玉台新咏》一书的误解。本文就《玉
台新咏》的选录标准和内容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于《玉台新咏》的选录标准,编者徐陵在《玉台新咏序》中说
到:“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不藉篇章,无由披
览。于是燃脂瞑写,弄墨晨书,撰录艳歌,凡为十卷。”在这里,徐陵
说《玉台新咏》中要收录的是“艳歌”,那么,什么是“艳歌”呢?是否就
是后人所说的“艳情诗”、“色情诗”呢?应该如何理解南朝时的“艳歌”呢?
从文字学上看,《说文》曰:“艳,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
盎声。春秋传曰:‘美而艳’”。段玉裁注:“好而长也,《毛传》曰:‘美
色日艳。’《方言》:‘艳,美也。’宋卫晋郑之间曰:‘艳,美色为艳。’
按今人但训美好而已。许必云‘好而长者’,为其从丰也。丰,大也,大
与长孟浩然的诗词 义通。《诗》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颀颀;言鲁庄之美,必先言
绮嗟昌兮,颀若长兮。所谓好而长也。《左传・罔言》‘美而艳’,此艳
进于美之义,人固有美而不丰满者也,《毛传》及《方言》皆浑言之
也。”“从丰,丰大也。说从丰之意。丰之丰义无当于艳,故举其引申
之义。”“盍声。以瞻切入部。”“春秋传曰:‘美而艳’。《左传・桓公元
年》、《文公十六年》文。”《左传・桓公元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
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杜预注:“色美而艳。”《左传・文
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又,《楚辞・招魂》“长
发曼需,艳陆离些。”王逸注:“艳,好貌也。”此外,“艳”释为“美丽”,
还见于汉王充《论衡・累害》:“魏女色艳,郑袖劓之。”汉司马相如《美
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三国曹植的《洛
神赋》:“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繁钦《与魏文帝笺》:“凄入肝脾,哀
感顽艳。”……可见“艳”字在南北朝以前指“艳丽”,即漂亮、美丽,特指
人的容色美好动人。
“艳”字还指文辞的华美。范宁《谷梁传序》:“《左氏》艳而富。”
杨士勋疏:“艳者。文辞可美之称也。”《三国志・吴孙权传・黄龙元
年》:“信言不艳,实居于好。”说值得相信的话并不以词藻华丽取胜,
而以事实为根据。又,《北齐书・文苑传序》:“初因书屏风,敕通直郎
兰陵萧放及晋陵王孝式录古今贤烈士及近代轻艳诸诗以充图画,帝弥
重之。”“轻艳”指用词轻靡华丽,
南北朝之际,“艳”字逐渐从指人的美好容色,转为对美丽女子的
代称。沈约有诗《日出东南隅行》:“朝日出邯郸照我丛台端。中有倾
国艳,顾影织罗纨。”此“倾国艳”已经指美丽女子。王训《奉和率尔有
咏》:“别有当窗艳。”“艳”也特指男女情爱方面的内容,如艳曲、艳歌、
艳诗。《初学记》卷十五萧绎《纂要》:“古艳曲有《北里》、《靡靡》、
《激楚》、《结风》、《阳阿》之曲。”又《史记》卷三《殷本纪》:“(纣)
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则萧绎所举古艳曲最早
是以男女之情感染人的,而艳歌则是男女情爱之歌辞。如萧衍《子夜
歌》:“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若夫艳
歌婉娈、怨诗决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至于艳诗,指以爱情为题
材的诗,则是唐代以后的事。
其实,“艳歌(艳诗)”不过是诗苑中的的一个品类,倘若追寻它的渊
源,和民歌之间正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艳歌”最早当出自楚国民歌。
左思《吴都赋》有句云“荆艳楚舞”,李善注日:“艳。楚歌也。”梁元帝
萧绎《纂要》云:“楚歌日艳。”楚歌颇受炎汉帝王及宗室的喜爱,高
祖刘邦、武帝刘彻以及藩王公主至今犹有不少楚歌传世。汉代的乐府
专以采集各地的民歌为务,关于采诗的范围,《汉书》有明确记载:
“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礼乐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
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艺文志》)
可知“楚之讴”、“楚之风”这登岳阳楼朗读 类的“荆艳(楚歌)”曾被大量采入乐府,《汉书
・艺文志》载“吴楚汝南歌诗十五首”等即是明证。乐府中有些歌题径
称“艳歌”或冠以“艳歌”一语,如《艳歌》、《艳歌行》、《艳歌罗敷行》
等。似乎正与荆艳(楚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宋郭茂倩诠释相和歌
辞《艳歌行》时云最古之史 :“《古今乐录》曰:‘《艳歌行》非一,有直云《艳
歌》,即《艳歌行》是也。若《罗敷》、《何尝》、《双鸿》、《福钟》等
行,亦皆《艳歌》。’王僧虔《技录》云:‘《艳歌双鸿行》,苟录所载,
《双鸿》一篇;《艳歌福钟行》,苟录所载,《福钟》一篇,今皆不传。
《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篇,荀录所载,《罗敷》一篇,相和中歌
之,今不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言燕尚冬藏夏来,兄弟反流宕他县,主妇为绽衣服,其夫见而疑之
也。”(第39卷)《艳歌行》古辞“翩翩堂前燕”一首,所咏虽非情爱,但
写女主人为游荡子缝补衣裳而惹得其夫妒意横生,仍与女性相关。《艳
歌何尝行》(一名《飞鹄行》)古辞“飞来双白鹄”拟鹄为人,写夫妇间令
人心碎的生离死别。可以,乐府“艳歌”以写男女之情为主,旋律上以
凄清哀婉为其特征。由于吴声西曲的流行,文学新变思潮的出现,以
及帝王宗室的爱好,与乐府“艳歌”同一类型的诗作纷纷出现,当时的
诗人便笼而统之一律称之为“艳歌”。
综上所述,叶自”主要指女性容貌之美,后用以形容有女性描写或
男女情爱的歌辞。《玉台新咏》所录主要指描写女性或男女之情的诗
歌。明胡应膦在《诗薮・外编》卷二中指出:“《玉台》但辑闺房一体。”
纪容舒在《玉台新咏考异》中说:“按此书之例。非词关闺闼者不收”。
这是古人对《玉台新咏》一书编纂标准的看法。今人曹道衡、沈玉成
在其所著《南北朝文学史》一书中,提到此选录标准时说:关于感恩的诗句古诗 “‘艳’并非
全指男女之情。书中选录了《汉时童谣歌》、阮籍《咏怀》、左思《娇
女诗》、李充《嘲友人》、陶潜《拟古》等等,虽然为数不多,但都不
属于‘艳情’之列。所以徐陵之所谓‘艳’,主要指的还是辞藻的华丽和
情调的缠绵。”“艳歌”则指以女性或者男女之情的诗歌,包括了描写女
性身边之物的那些诗歌。徐陵接下来说选录的这些诗歌是“曾不忝于
雅颂,亦糜滥于风人,泾渭之间,若斯而已”,表明所收的诗歌不属于
内容典正、风渊雍雅的作品。和不收俚俗之作的原则,而是折衷于两
者之间,收集的是不雅不俗的诗作。
《玉台新咏》是萧纲令徐陵编撰的。那么,《玉台新咏》的这种
选录标准是否体现了萧纲的文学思想、符合萧纲的要求昵?萧纲的文
学思想在一些书信中可以看出。
首先,萧纲反对舒缓呆滞、质木无文的作品。在《与湘东王书》
中,他批评了京师“懦钝殊常,竞学浮躁,争事阐缓”的文体,认为“当
世之作,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
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
称,则今体宜弃。”着重指出,抒写情志和描绘自然风景的作品,不应
该追求典雅雍容、质朴古奥的风格,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国风》、《楚
辞》以及汉魏晋宋著名作家抒情写景的优良传统。说“裴氏乃是良史
之才,了无篇什之美”,裴氏就是裴子野,而裴子野认为吟诗的根本就
是:“既形四方之风,且彰君子之志,劝美惩恶,王化本焉。”反对“摈
落六艺,吟咏情性”的作品,认为这类作品“淫文破典,斐尔为极”,从
萧纲批评裴予野的文章“了无篇什之美”可知,他追求的正是裴子野所
反对的“吟咏情性”的作品。他说“学谢,则不得其精华,但得其冗长师
裴,则蔑绝其所长,惟得其所短”。萧纲对于谢灵运诗歌的自然奇秀是
充分肯定的,对善于学谢者也十分赞赏,他所不满的是学不到谢诗的
精华,反而得其冗长的作者。
其次,在《答新渝侯和诗书》中夸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
字里”,这就是他的文学理想,在《答新渝侯和诗书》中,他描绘了“性
情卓绝”的作品是:“双鬓向光,风流己绝;九梁插花,步摇为古。高
楼怀怨,结眉表色;长门下泣,破粉成痕。复有影里细腰,令与真类;
镜中好面,还将画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的就是“吟咏
性情”的作品,他在《临安公主集序》中提倡“文同积玉,韵比风非”,
在《劝医论》中以诗为喻说:“又若为诗,则多须见意,或古或今,或
雅或俗,皆须寓目,详其去取。然后丽辞方吐,逸韵乃生。”可见,他
追求的就是题材的非政治性,情感的通俗性。即使是那些感怀节侯、
咏写风物的诗歌,也都偏重在“不怀伤而忽恨,无惊猜而自愁”的闲愁
上。在《答张瓒谢示集书》中说到:“至于春庭落景,转蕙承风;檐梧
初下;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乍动严架;车渠屡酌,鹦鹉
聚倾。伊昔三边,久留四战:胡雾连天,征旗拂日;时闻坞笛,遥听
塞笳;或乡思凄然,或雄心奋薄,是以沉吟短翰,补缀庸音,寓日写
心,因事而作。”把人们的视野引向到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使得日常
生活中许多看来平淡无奇的事物和自然景象、各种各样的情趣大量入
诗,经过诗人独特的艺术思维而创作出鲜明的艺术形象。
第三,他不主张以是否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来甄别文学的高下,
在《诫当阳公大心书》中称:“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
文章且须放荡。”他将做人的伦理标准与创作上的恣意放任、不受拘
束、标新立异判分两途,认为文学应有自花自飘零水自流寓意 身的价值标准。由此可知,
萧纲的文学新变意识极强而且彻底。在这种情形下,因势利导编出一
部新的诗集,以提倡或宣扬一种新的文学观念或诗风,不能不说是一
种真实的考虑。为此,徐陵的做法是“详今略古”,将汉至粱有关妇女
题材的诗作加以搜集,特别注重收录萧纲以及周围文人的轻艳之作,
反映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创作倾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玉台新咏》的内容是否符合这种选录标准。
《玉台新咏》卷一至卷五以时代为序,收集了自汉代迄齐梁有关
女性题材的大量作品,虽然仅以女子为中心,却于小范围映出大气象。
诗歌的题材涉及女子美貌、父女亲情、两地相思、夫妻恩爱、弃妇哀
怨等,多为自然质朴的真情流露。卷六多为齐梁间诗人的作品,开始
出现由描画饰品的笔法转向对女子生活细微之处的刻画。卷七和卷八
几乎全属于宫体诗,形成了以女性及相关事物为主要对象、同时注重
辞采声韵的诗风。细读这类诗作,诗人虽然以女子为描写对象,却并
非简单地描写男女之情,而是倾注了对女子的浓厚感情。可见,《玉
台新咏》的内容是符合萧纲的文学思想的。
更多推荐
罗敷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