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雁丘词


2023年4月6日发(作者:山行的意思全解)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

须飞盖护戎装。”的意思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译文

注释】

译文

金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

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咏蝉古诗5首 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

在枝头上。

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

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注释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

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

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

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②畴(chou):田地。

③槿(jn)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艳,可做欣赏植

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④飞盖:用以遮阴的篷盖。

⑤戎(rOng)装:词人当时为四川制置使,故戎妆出游,带有

随从张盖遮荫。

【赏析】

范成大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生活的诗人,他虽然“累官权

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但却对

乡土具有一种赤子之心的感情,从“不须飞盖护戎装”一语来看,这首

小令当写于戎马倥偬之中,写于他军旅生活的江村道上。

小令上阕写他在江村道上的所见:十里平畴,稻穗已黄,微风袅

袅,送来阵阵新谷的芳香,而那素净的汗滴禾下土 木槿花在农家篱笆前飘落下片片

洁白的花瓣,丛丛的青竹间缕缕游丝正在秋天的丽日下闪着熠熠的金

光,词人骑着马来到一处果木林立的山冈下,举头一望,满树果实累累

压在枝头,有的还青两小儿辩日主要内容 绿未熟,有的则已经透着成熟的金黄。这三句诗是

三个典型意象群,它把秋日农村的美景作了极其形象的概括,写出了江

南农家的独特风貌,而且,富有视角的流动感和行踪的变化性,使读者

随着诗人的马蹄“走马看花”地欣赏江村道上的一路风光,词人对农村

生活与自然景物的热爱也便由这景物的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使

读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下吾怎么读 阕写词人在江村道上的感受。当然上阕也是词人的一种感受,

但偏重于主观上的一种情绪的抒写:“浓雾知秋晨气我报路长嗟日暮 润”,写出清晨在

浓雾中行进的那种微妙的感觉:秋晨田野上往往飘散着浓浓的雾霭。古

人说“一叶知秋”,殊不知浓雾亦可知秋,这种由艺术到哲理性的提炼

为人所未道,因而显得非常新颖独特。雾浓则湿度大,湿度大则空气

润。“秋晨气润”又是一句艺术性兼生活哲理性的概括,它毋宁是词人

希望归返自然的象征。“薄云遮日午阴凉”是词人行于江村道上的又一

直觉感受,它长信秋词五首王昌龄 与“不须飞盖护戎装”相连,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薄

云”就是一柄遮天盖地的太阳伞吗,有了这样的天伞,人就可以受用天

然的荫凉,而避免酷日当头的曝晒,这比用车前的飞盖来遮阳《春》朱自清全文朗诵 要强似百

倍。词人在这里好像也有一种寄托:归返大自然比之戎装事主要自由自

在得多,小令的深层意蕴就在这里。

更多推荐

毋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