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表白情话最暖心一段话


2023年4月26日发(作者:忆江南江南好拼音版)

[杜甫《兵车行》课件]兵车行

(1) [兵车行]唐诗三百首之《兵车行》原文赏析

《兵车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叙事诗。全诗以“道旁过者问行

人”为界分为两段:首段摹写送别的惨状,是纪事;次段传达征夫的诉苦,是纪

言。此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

恨,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

难。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阖井然有

序,并巧妙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自创乐

府新题写时事,为中唐时期兴起的新乐府运动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 10

注解

1、妻子:妻和子女。

2、干:犯,冲。

3、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

4、里正:即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里有里正屋顶组词 ,管户口、赋役等事。

5、与裹头:古以皂罗三尺裹头作头巾。因应征才年龄还小,故由里正替他

裹头。

6、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

7、山东:指华山以东,义同“关东”。

8、二百州:唐代潼关以东设七道,共二百十一州。这里举其成数。

9、县官:指官府。

译文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

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

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

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

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

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2) [兵车行]杜甫《兵车行》译文及赏析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 10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儿女奔跑

来相送,行军时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

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

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纵然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到里

长那里用头巾把头发束起来,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疆。边疆无数士兵

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

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

长得没有东西行列。更何况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

分别。

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申诉怨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

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

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

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

3 10

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凄厉地发出啾啾的哭叫

声。

全诗借征夫对老人的答话,倾诉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它所带来的痛苦。

地方官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横征暴敛,百姓更加痛苦不堪。这是诗人深切地

了解民间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

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

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

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

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

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

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

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

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

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

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

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

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

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

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

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

普通“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

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

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

4 10

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

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

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

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

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

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

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

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

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

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

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死生契阔 广阔

的内描写月色的诗句古诗 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

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

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

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

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

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

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 ,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

得极为细腻逼真。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

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

“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

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

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

5 10

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

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

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

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

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

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

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

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

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

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

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

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

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

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

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

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

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

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

映,互相补充。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

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

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

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苻怎么读 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用韵

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再次,是在叙

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

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

6 10

效果。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

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

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

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

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定风波原文及翻译 谣,最

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

力。

(郑庆笃)

得失寸心知 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可能作于天宝十载(751)。天

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天

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

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

《资治通鉴》卷216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

大败于沪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

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

疬,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菩萨蛮大柏地拼音 连枷送诣军

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这首诗大概就是为此事而作的(沈德潜认为此诗乃\"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

\"(《唐诗别裁》),不确)。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

\"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

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

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中多处使用了民歌的\"顶真\"手法,诵读起来,累累

如贯珠,音调和谐动听。另外,还运用了对话方式和一些口语,使读者有身临

现场的真切感。《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

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

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

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7 10

(3) [兵车行]杜甫兵车行原文及其翻译

杜甫兵车行原文及其翻译

杜甫兵车行原文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注解

1、妻子:妻和子女。

2、干:犯,冲。

3、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

4、里正:即里长。唐制:百户为一里,里有里正,管户口、赋役等事。

5、与裹头:古以皂罗三尺裹头作头巾。因应征才年龄还小,故由里正替他

裹头。

6、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

8 10

7、山东:指华山以东,义同“关东”。

8、二百州:唐代潼关以东设七道,共二百十一州。这里举其成数。

9、县官:指官府。

杜甫兵车行翻译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

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

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

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

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

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

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

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

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

你没听说吗

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

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

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

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

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

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

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

且说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

9 10

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

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

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

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

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

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

你没看见吗就在青海头的那边,

自古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

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

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

10 10

忽见陌头杨柳色的意思-孟子名言名句


更多推荐

兵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