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湖心亭看雪朗读拼音


2023年4月24日发(作者:红叶碧桃图片)

精心整理

《前出塞九首》

_杜甫的诗词

前出塞九首

[]杜甫

戚戚去故乡,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逃亡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亲母亲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血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哭泣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思路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精心整理

存亡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认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伟绩。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犯,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巅峰。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以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队列,一胜何足论。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2/12

精心整理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大家贵苟得,欲语羞相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分类标签:

战争诗

嘲讽诗

【说明】:

[1] 一作“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犯,岂在多杀伤。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3/12

精心整理

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差异。《前

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讨伐吐蕃的时局,意在嘲讽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

首,是其中较出名的一篇。

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

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

如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要点所在,石灰吟于谦古诗 重申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

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了如指掌,犹如总结战斗经验。但是从

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要旨所在,而但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

有的终极目的。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犯,岂在多杀伤?”诗人大方陈词,直

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以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无论是

为制敌而“射马”,无论是不得已而“杀伤”,无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

犯”为限度,不可以乱动兵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入侵异邦。这种以战去战,

以强兵遏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应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梦

想。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守兵口说出”。

从艺术构想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平时而富真谛的谣谚体

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如何克敌取胜;后四句却写如何控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

“止戈为武”本义。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

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可以遏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

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以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犯”为限,

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意会地说:“上四这样飞驰,

下四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驰”和“掠转”,就是指作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4/12

精心整理

品中的奔跑魄力和波浪;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跑的魄力中自然地逼出

“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

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真谛、有魄力而博得好评。

(傅经顺)

-------------------------

《杜臆》:《前出塞》云赴交河,《后出塞》云赴蓟门,明是两路出关。考唐之交

河,在伊川西七百里。当是天宝间,哥舒翰征吐蕃时局,诗亦看作于此时,非追作

也。张蜒注:单复编在开元二十八年,黄鹤以为乾元时,思天宝间事而作,今依范

编在天宝年间。《晋乐志》:《出塞》、《入塞》曲,李廷年造。胡夏客曰:前后出塞

诗题,不言出师而言出塞,师出无名,为国讳也,可为诗家命题之怯。当时初作九

首,单名出塞,及此后再作五首,故加前后字以分别之。旧注见题中前后字,遂疑

同时之作,误矣。

戚戚去故乡①,悠悠赴交河②。公家有程期③,逃亡婴祸罗④。君已富土境⑤,开

边一何多⑥。弃绝父亲母亲恩⑦,吞声行负戈⑧。

①《楚辞》:“居戚戚而不可以解。”颜延之诗:“去国还故乡。”②《诗》:“悠悠南

行。”【鹤注】西川交河郡,在唐陇右道,郡亦有交河县。自县二百七十里至北庭都护府

城,备吐蕾之处也。③《司马迁传》:赴公家之难。陈琳诗:“官作自有程。”洙曰:程

限,期会也。④《史记,张卜算子 咏梅 耳传》:“张耳常逃亡游外黄。”《汉书》:“窦荣逃亡山

林。”颜师古注:“命,名也,谓脱其名籍而逃亡也,【卢注】开元中,析冲未停,兵有

定籍,不似募集无稽可以逃脱,故曰“逃亡婴祸罗。”嵇康诗:“坎凛趣世务,常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5/12

精心整理

恐婴祸罗。”⑤陆机《五等诸侯论》:“境土逾溢。”⑥《汉书严助传》:是时武帝

好讨伐,四夷开置边郡。王融《策秀才文》:“选将开边。”⑦《说苑》:丧制三年,

所以报父亲母亲之恩。⑧鲍照诗:“吞声踯躅不敢言。”陆机《从军行》:“朝食不免

胃,夕息常负戈。”卢元昌曰:此拈开边,为诸章眼目。自开元十五年王君霎启衅,后

张忠亮破吐蕃于渴谷,拔其大莫门城。杜嘉宾破吐蕃于祁连城下。十七年,张守素破西

南蛮,拔昆明及盐城,王祎破吐蕃于石堡城。十八年,乌承玭破奚、契丹于捺禄山。

二十年此后,虽暴殄天物的意思 吐蕃又款,至赤岭之碑仆,衅端又开,与奚、契丹交构春如旧 不已,此皆开

边之祸也。

其二

出门日已远①,不受徒旅欺②。骨血恩岂断③,男儿死无时④。走马脱辔头⑤,手

中挑青丝⑥。捷下万仞冈⑦,俯身试搴旗⑧。

①左思诗:“出门无通路。”古诗:“相去日已远。”②颜延之诗:“改服饬徒

旅。”③《记》:骨血之亲,无绝也。④陈琳诗:“男儿宁当搏斗死。”死无时,不时可死也。

⑤曹植诗:“走马长揪间。”乐府《木兰诗》:“南市买辔头。”⑥梁简文帝诗:“宛转青丝

鞚。”注:“青丝,马鞚也。”⑦左思诗:“振衣干仞冈。”何承天诗:“深谷万仞。”⑧曹

植诗:“俯身散马蹄。”李陵书:“斩将搴旗。”瓒云:“拔取曰搴。”

其三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6/12

精心整理

磨刀哭泣水①,水赤刃伤手②。欲轻肠断声③,思路乱已久④。丈夫誓许国⑤,愤

惋复何有⑥。功名图麒麟⑦,战骨当速朽⑧。

①《韩诗外传》:“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蔡琰《胡笳曲》:“夜闻陇水兮

声哭泣。”《辛氏三秦记》:陇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东望秦川如四五里。俗歌:“陇头

流水,鸣声幽咽。眺望秦川,肝肠欲绝。”②《博物志》:江河水赤,名曰泣血。《老

子》:“夫代大匠斫者,鲜有不伤手矣。”③鲍照诗:“行子心肠断。”④孙万寿诗:

“思路乱如丝。”⑤戴嵩诗:“丈夫意气本自然。”孔稚珪诗:“本持许国志,况复武功

彰。”⑥《吴越春秋》:越王夫人歌:“情愤惋兮谁讥。”⑦《后汉邓禹传》:“垂功

名于竹帛。”《汉书苏武传》:甘露三年,上思股肱之美,图画大将军霍光等一十八人

于麒麟阁。张宴曰:武帝进退维谷的意思解释 获麒麟时作。⑧《记》:“死欲速朽。”

其四

送徒既有长①,远戍亦有身②。存亡向前去,不劳吏怒瞋③。路逢认识人④,

附书与六亲⑤。哀哉两决绝⑥,不复同苦辛⑦。

①《史记》: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②阴铿诗:“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

松。”③吏,即送徒之长。鲍照诗:“呵辱吏见侵。”《颜氏家训》:“房文烈何尝怒瞋。”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7/12

精心整理

④古诗:“道逢乡里人。”⑤贾谊策:“以奉六亲。”注:“六亲,父亲母亲兄弟妻

子。”《前汉礼乐志》:六亲朋好。注: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⑥陶

诗:“哀哉亦可伤。”《庄子》:“流遁之志,决绝之行。卓文君《白头吟》:“闻君

有两意,故来相决绝。”⑦曹植诗:“仓卒骨血情,能不怀苦辛。”

其五

迢迢万里余①,领我赴三军②。军中异苦乐③,主将宁尽闻④。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⑤。我始为奴仆⑥,几时树伟绩⑦。

①谢灵运诗:“迢迢万里帆。”古诗:“相去万余里。”②《左传》:“作三军。”③王

粲诗:“从军有苦乐。”④《六韬》后汉注:“主将龙韬。”⑤庾信诗:“嘶马隔河闻。”

《史记》:李敢直贯胡骑。吴均诗:“胡骑欲成群。”左思诗:“倏忽数百敌。”⑥《公孙弘

传赞》:“卫青奋于奴仆。”胡夏客曰:封常清始为高仙芝傔,后代仙芝为节度

使,同开边拓境。此亦起于奴仆者。⑦谢灵运诗:“我行讵几时。”《扬子法言》:“人

道交,伟绩成。”杨炯诗:”丈夫皆有志,会见立伟绩。”《后出塞》云“重高勋”,即

树伟绩意也。钱引《通鉴》“百姓有勋者,免征役”,不合。

其六

挽弓当挽强①,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②,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8/12

精心整理

自有疆③。苟能制侵犯④,岂在多杀伤⑤。

①《周国策》:“长兵在前,强弩在后。”《苏秦传》:“天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周勃传》:“材官引强。”【孟注】“此刻挽强司马。”②《左传》:乐伯左射马而右射

人。③《书》:“不愆于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所谓杀人有限也。马援立铜柱为界,所谓

列国有疆也。④《史记》:炎帝欲侵犯诸侯。⑤又:李陵杀伤万余人。黄生曰:

前四语,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又曰:战阵多杀伤,始自秦人,盖以首级论功,

前代无是也。至出塞之举,则始于汉武帝,当时卫、霍虽屡胜,然士李白中原泪全诗 卒大部分物故矣。

明皇不恤其民,而远慕秦皇、汉武,此诗托讽良深。

其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巅峰①。径危抱寒石②,指落曾冰间③。已去汉月远④,

何时筑城还⑤?浮云暮南征⑥,可望不可以攀⑦。

①《杜臆》:单于,借用汉事。自外侵内曰寇。《说文》:“垒,军壁也。”②庾

信诗:“风尘千里昏。”③《烈士传》:楚王夫人,常乘凉而抱铁柱,心有所感,遂怀

胎,后产一铁。楚王命镇铘铸此为双剑,三年乃成剑,一雌一雄。《越绝书》:楚王作

铁剑三枚,晋、郑闻而念念不忘,兴师围楚,三年不解。楚引太阿之剑,登城而麾之,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9/12

精心整理

三军破败,士卒诱惑,流血千里。【张綖注】开元中,河西将宋青春,每战运剑大喊,执

馘而旋,何尝中锋镐。后获吐蕃主帅,问之,曰:“常有青龙突阵而来,兵刃所及,如及

铜铁,以为神助也。”始知剑之异。公“雄剑”二句,兼用此事。魏文帝诗:“一发连四

五。”④【钱笺】开元二十二年,契丹及奚连年为边患,张守珪令人诱杀其王

屈刺,及其大臣可突干,传首东都,枭于天津桥之南。所谓虏其名王也。《汉书》:卫青、

霍去病,虏名王贵人以百数。注:“名王,谓有大名以别于诸小王也。”⑤《史高帝

纪》:秦王子婴,系颈以组。《周礼》:设车宫辕门。《史记》: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

门。张晏曰:军行以车为阵,辕必相向为门。⑥《说苑》:楚庄王伐陈,吴救之,左史倚

相曰:“吴兵夜至,何不队列鼓出待之?”⑦《吕氏春秋》:“武王一胜而王天下。”

其九

从军十年余①,能无分寸功②。大家贵苛得③,欲语羞相同④。中原有斗争⑤,况

在狄与戎⑥。丈夫四方志⑦,安可辞固穷。

①曹植诗:“从军度函谷。”又:“君行逾十年。”②《苏秦传》:“无有分寸之

功。”③《荀子》:“名不贵苟得。”《淮南子》:“计功而受赏,不为苟得。”④《记》:

“毋相同。”注:“雷之发声,物无不一样样时应者。”⑤《左传》:“战于中原。”《吕

氏春秋》:“喜怒斗争,反为用矣。”⑥《记》:“西方曰戎,北方曰狄。”⑦《左传》:

姜氏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⑧张协诗:“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张綖曰:李

杜二公齐名,李集中多古乐府之作,而杜公绝无乐府,惟此前后《出塞》数首耳。然又别出

一格,用古体写今事,大家机轴,不主故常,祖先称“诗史”者以此。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10/12

精心整理

黄生曰:六朝好拟古,类无其事,而假定其词。杜诗词不虚发,必因事而设。

此即修辞立诚之旨,非诗人所及。

周珽曰:前后《出塞》诸作,奴隶黄初诸子而出,如将百万军,宝之,惜之,

而又能风雨使之,直射潮之力,没羽之技。

王嗣奭曰:《出塞》九首,是公借以自抒所蕴,读其诗,而思亲之孝,敌汽之勇,

恤士之仁,取胜之略,不尚武,不矜功,不讳穷,好汉圣贤,兼而有之,诗人乎哉!

-----------仇兆鳌《杜诗详注》-----------

杜甫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11/12

精心整理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特别深远,

被后代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代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诚

然闪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平定,但仍旧心系苍生,胸襟国事。诚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

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英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德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的雄伟理想。杜

甫诚然在世时声誉其实不显赫,但此后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根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

12/12

白莲蓉月饼-莫言的作品


更多推荐

杜甫前出塞九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