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是什么-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023年4月28日发(作者:气冲斗牛什么意思)
蒙昧之光
1 是用箔纸做的金锭银锭,摆在佛龛
前,很轻,门帘儿一掀,都会微微在木几上颤一颤。只蒙
了白纸的小窗口射进来些微弱的白光,进了屋,一眼先
看见这些金锭银锭,定睛多时,才能看清屋里的摆设:一
个佛龛、一个摆满贡品的案几、一把高椅、地上一个
莲花拜垫。兴许是日日香火熏染的缘故,屋里的墙壁都
是黑黄的。陈太坐在案几边的高椅上,靠着黑黄的墙壁。
几乎没有看清过陈太的脸,但我无端想,她的脸兴许就
是墙壁的颜色,脸上的纹路也兴许就像墙皮上斑驳的
裂纹。
佛龛前,金锭银锭闪着一团团朦胧的光。我不知道
佛龛里的佛是不是也喜欢这种世人喜爱的物质,但陈
太是喜欢它们的。它们被摆在佛像前,反而显得那个佛
有点小了。佛是陶瓷佛,神情安宁和善。但我特别惧怕
陈太,我期望陈太在黑黄的墙壁前永远模糊成一团。我
不敢看她的脸,尤为惧怕她眼睛里会突然发出光来、倏
地落在我的脸上,像她为他人占卜那样,洞穿我的身心。
因为有那个慈眉善眼的佛,与陈太的接触成了我
感受宗教的起端。作为人精神里的事物,它诡谲、难以
透析,它似乎可以解释人世里的众多迷惑、看穿许多人
的前身后事。它大到虚空,不可把握,让我感到自己弱小、
卑微,让我一旦走进那间黝黑的小屋,便觉自己像一个
负罪的人――即使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罪孽――去面对陈
太――这个介于凡人与神仙之间、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幽
秘苍老的女人。
母亲十分虔诚地出入陈太的小屋,我跟在她的身
后,害怕又克服不了好奇。每每进了这间小屋,屋外的时
序立刻停止了,看不清白天或者黑夜,感受不到春天或
者冬天。陈太的声音听起来凉而遥远。尽管声息细弱,
但声调里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纤毫毕现。香烛袅袅的
细烟在空气中扭画出隐秘的线条、再倏忽间消失,甚至
案几上堆叠着的深红的烛油,也显现着某种诡异。某一
天,我听见陈太对母亲说,菩萨今夜会来,届时,她会传
达母亲的请求并为母亲求得护佑,母亲脸上立刻露出
了欣慰之色,忙在佛龛前叩首跪拜,然后从一本书里拿
出几张金箔和银箔,小心翼翼地跪捧给陈太。这是母亲
长久的期待,母亲是要借陈太的手,把它们敬献给就要
来到世间的菩萨。
箔纸颤颤微微平躺在陈太手心,尚发出不易察觉
的轻薄?O?@的脆响。它毕竟不是纸张,大约因为贵重
才如此脆弱。它们都有富贵金属的光泽,银箔看上去很
凉,更像安静的世外之物;金箔喧闹,似乎更易介入俗世,
这大约是金子贵重的缘故。
我始终不知母亲从书中拿出的这些金箔和银箔的
来历,但在我们那样简陋的家里,这样的东西显然过于
华贵,且不实用。所以,它们从来密封在干净的书页之中,
甚至不受空气的袭扰,那样脆薄的东西,即使我能偷偷
搜摸到母亲那本厚厚的书,大约封存它的页码也是个
秘密。
母亲如此虔诚,让我起初觉得她大约有很大的难
以消解之事,或者有很重要的期望。但后来,我发现,我
的安于平常的母亲,她潜心与此是为了求得慰藉,为使
她的生活包括她的亲人们的生活过得比较稳妥安然。
出了陈太黝黑的屋子,我立刻觉得释然。太阳依然
亮亮的,陈太屋外的墙上爬满红艳艳的豆角花,细密缠
络的豆角藤把陈太的屋子打扮得绿意盎然。女人们在
大院里闲聊织毛衣,孩子们嬉笑玩闹―― 一墙之外的俗
世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几个和我年岁相仿的孩子正爬在陈太孙女家的门
缝上窥望,陈太的孙女尕耳朵正在屋子里夸张夸地干
嚎,说是因为贪吃太多的大豆拉不下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屎来,她妈正在一
边帮她使劲儿。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拖鼻涕的尕耳朵
张着大嘴干嚎的样子,嗤嗤地笑着、笑着,身边的母亲也
笑着,我喜欢母亲这时候的样子。我也喜欢尕耳朵成天
拖着要过河的鼻涕傻呵呵无忧无虑的样子。她可以嘻
嘻哈哈地出入陈太的屋子,她虽是陈太的孙女,却没有
丝毫感到过身边的阴郁,她的苦乐看上去简单明亮,而
我却心藏难言的忧惧,时常被陈太小屋里黝黑的气息
挟制。
那晚,我几乎彻夜未眠,想着和那个瓷佛一样的菩
萨,在某个时辰,从天上翩然而至陈太的小屋,她们密会,
窃窃私语;或者不着一词、心照不宣。月光照不进小窗,
更加黝黑的小屋里,只那些金箔银箔闪着蒙昧的光。我
身边,母亲安稳熟睡,发出匀细的鼾声。我还想,菩萨或
许顺路已经悄悄俯瞰了虔诚的她。
很久一段时间,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拥有那么几
张金箔银箔,也能像母亲一样,捧给陈太。我想,我是要
战战兢兢地将它们奉献给陈太,而不是遥不可及的菩
萨。
2
巷道像一条钻进街市后身的长蛇,一个个院落像
蛇皮上的鳞甲在巷道一边整齐地排列过去。小巷成了
人们必须穿行的道路。陈太的小屋刚好把据巷头,这常
使我想,或许陈太用她完全不同于世人的眼,即使隔着
一堵屋墙,也已将这里日日出行的每个人洞若观火。而
这,正是我所认为的这个巷道的最大的沉重和幽暗。
另一个院子住着一个叫毛毛的孩子。他的母亲把
他打扮得像女孩子一样干净俊俏。毛毛很乖巧,我们疯
玩时,他只在一边看,笑起来也像女孩子一样安静。有一
天,学校组描写云的诗句优美句子 织集体劳动,人人拿了铁锨,去铲平校园外一
个小土丘。干燥呛人的细土面子纷纷扬扬,每个人都成
了白土娃娃。忽然,土丘坍塌,等漫天飞扬的土面子落下
去一些,有人看到,毛毛躺在坍塌的土堆一边,鼻子嘴里
塞着满满的细土面子。毛毛窒息死了。
我不敢近前看,之前,从土丘上掉下去的孩子一个
个都像土猴一样从土里钻了出来,大家还都要笑破肚
皮,而毛毛并未被土堆掩埋,他是被轰然扬起的土呛死
的。死亡近在眼前,我非常害怕。但最令我惊悚的是一
句有关毛毛的谶语,且是母亲当着我的面,与邻人窃窃
私语的。母亲说,陈太给毛毛算过命的,她说,这孩子命
薄,吃炒面都会被呛掉。母亲很奇怪,问陈太,炒面怎么
会呛掉一个人呢?陈太说,有人拿勺子吃碗里的炒面,
用勺子把炒面整整齐齐削着吃,碗里有了个很陡的崖,
崖塌了,这人就被扬起牛郎织女诡异照片 的炒面呛掉了。母亲说的“呛掉”
就是呛死的意思,和陈太一样,她平时很忌讳“死”这个
词,再后来,和陈太一样,她用“无常”代替“死亡”。轰然坍
塌的土丘,难道就是碗里的那个叫人心惊的陡崖?
母亲不厌其烦与别人说起毛毛之死,似乎是为了
更加证实陈太力量的神秘莫测,这也使我变得越加怯
懦和敏感。我不敢去核实母亲讲述的真实性,但我内心
暗暗憎恨这样的谶语。作为有肉身的神仙或者神仙的
代言者,她应该慰藉人的苦痛,引领人克服不幸、走向幸
福,怎可有这样叫人绝望的谶语?我又想到那个陶瓷的
慈眉善眼的佛,她绝不会给人这样揪心的预告。但我又
为自己的憎恨感到害怕,我担心陈太已看穿我,并只轻
轻一70首小学必背古诗 招便可将我灭成齑粉。我于是更加期望拥有几张
金箔和银箔,战战兢兢地献给陈太。
幽暗自巷道把头陈太的小屋蔓延过来,常使我心
里笼罩一片挥不去的阴翳。母亲用她对陈太的迷信、
还有用她道听途说的故事在一再强化她的虔信的同时,
也不断滋长着我的忧悒。像害怕陈太黝黑的小屋一样,
我害怕巨大的黑夜,除了陈太所说的慈善的菩萨会在
深夜翩翩出行外,母亲的故事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妖魔
鬼怪也一样喜欢黑夜。
有个人家,每到深夜,总听见有人在扫自家的院子,
密密的,一帚一帚,很费力的样子,似乎要刮破地皮子了。
趴到窗前看,没人,再趴到窗前看,还是没人。早上起来
看,一院子厚厚的落叶,哪儿有谁扫过地呢,但这声音还
是日日响着,后来,这个世世代代的大户人家就破落下
去了。这个故事真叫人无奈,谜底就是结果,等谜底呈现,
事情已不能挽回。还有一个人,借了他人的钱不还,那人
得病无常了,借钱人便以辛弃疾诗词 为躲过了还账暗自窃喜,可后
来,夜夜听见家里有算盘珠子的响声,噼里啪啦清清脆
脆的,但怎么也寻不见声音到底发自哪里,声音一日响
似一日,这人夜夜双目圆睁,最后竟被这声音逼成了癫
狂,再最后,无常了。
我于是很怕夜间听到的各种难以解释的响声,
于是强迫自己赶在家人睡觉前早早入眠。有时,母亲清
早一起床,就做些饭菜,敬献在案几上,点上几柱香,说
先人们饿了,昨夜又听到厨房里碗筷响动的声音。我庆
幸自己没有听到先人们在厨房觅食的声音铁杵磨针文言文翻译 。母亲说,
你怎么能听到呢?只有对佛虔诚的人才会有慧眼慧耳。
我庆幸我没有。
3
若干年后,读《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我才
发现,我的只识少量字的母亲,她讲述的种种怪异事情
原来在这些作品里比比皆是。但在母亲那里,口口相传
使事情显得逼真,这大约也增加了她的虔诚。有一次,
读明人张岱的笔记《夜航船》,看到一则治牙疼的方
法:“咒齿痛,用纸一张,随大小方近现代诗歌经典100首 圆,折作七层,取三寸钉
一枚,于屋或梁上当纸中心钉之。下钉之时,先吸南方气
一口,默咒曰:‘南方赤虫子,故来食我齿,钉在桴梁上,永
处千年纸。’每咒一遍,令患人咳一声,及吸气一口,下钉
锤一捶,如是咒七遍,即七吸气,七锤钉其齿,立效。”如何
治牙疼,交代得颇仔细。小时候牙疼,喝啥药也不管用,
母亲叫我咬几粒花椒,说就把牙虫子麻醉过去了。真的
有牙虫子吗?母亲说,当然有,夜里能听见它们啃牙齿
的声音呢。我想,那时,母亲若听了张岱这个方子,不知
该如何高兴呢?“南方赤虫子,故来食我齿,钉在桴梁上,
永处千年纸。”母亲念咒语的声调一定仿佛陈太,凉而
遥远,脸上的神情也一定仿佛陈太,神秘而玄虚。牙虫子
真的会被钉在纸上吗?如果我还会像往常那样发出这
类疑惑,母亲就会狠狠地瞪我白眼,嫌我的疑惑之心会
消减咒语的力量。那么落了枕的脖子和大肚子女人有
什么关系?眼睛上长的眼角和门框有什么关系?如此
这般难以解释的问题也是不能发问的。那时,家人落了
枕,母亲给的方子就是找一位怀孕的女人,拿擀面杖在
脖子上擀多少多少下,会立效。如果长了眼角,母亲便会
叫我们把眼角在门框上蹭,多少多少下,也会立效。这些
行为的行使过程,都是有神性的,是绝对要竭力克制嗤
嗤的笑声的。今天想来,母亲的做法显得蒙昧,甚而单纯
得可爱。但是,在我精神还很弱小的时候,那些诡异之事
所产生的神秘的气氛与陈太小屋里的气氛如出一辙,
而一想到那间小屋,那种阴郁的气息会立刻扑面而来。
那时候,我一直期盼我们搬出那个巷道,逃离那个
一院之隔的黝黑小屋,逃离陈太。它毫无知晓地压制着
我的精神,使我忍受着长久的不安。如今,那个悠长的小
巷早已不在,但无论端午节的现代诗歌朗诵 那里如何变化,我依旧能看到一个
顽固的城堡似的黝黑小屋,醒目地矗立在那里,里面有
静静焚燃的香烛,还有我日日期望所拥有的金箔和银
箔,那些假的金锭和银锭,闪着蒙昧的光泽,上面布满母
亲蒙昧的虔诚。
直到今天,每到一处寺院道观,我依旧不能有一种
平静的心态,我惧怕算命先生摇竹签的声音,竹签哗然
落地,求签人的吉凶祸福立刻在算命先生眼中毕现,这
时,儿时的心境会马上浮现,人被命运遭际所挟持,人显
得多么无奈和绝望?这么漫长的世间过去了,作为对形
而上的宗教的一再体会和感知,我喜欢它温暖的暗示,
喜欢它训示人善良、克制贪欲、远离凶残和邪恶,我喜
欢这些春风化雨的潜移默化。但是,河底的暗石犹在,
今天,我仍旧惧怕陈太那样的老年女人,刻满皱纹的脸,
可以看到时光那头的眼睛,我惧怕与她们分毫的对视,
无论在何时何地,但凡与她们相遇,总会叫我蓦然心惊。
作者简介:
习习,甘肃兰州人。散文见于《人民文学》、《天涯》、
《青年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美文》、《散
文选刊》等。著有散文集《浮现》(入选“21世纪文学
之星”丛书,获冰答的多音字组词 心散文奖)、《讲述:她们》等。
端午节手抄报漂亮复杂精致-跟雪和爱情有关的诗句
更多推荐
蒙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