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中的骑读ji还是qi-童心未泯是什么意思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鲁迅作品集)
基于核心素养的智慧课堂群文阅读教学
——以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寒花葬
志》《先妣事略》为例
【摘要】通过创设情境,借助智慧课堂,围绕语文学科素养,完成《项脊轩
志》等群文阅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 键词】智慧课堂,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四个方
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
与理解”。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下,设置驱
动性问题,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围绕文本进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最终
实现语文能力和内在品质的提升。
智慧课堂是指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将信息技术巧妙融于课堂教学中,为学习者
构建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最终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新型课堂,是支持课前、课中、课
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我校自2018年开始引入平板教学,利用平
板技术打造智慧课堂,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在语文的读写教学中做了一些有
益的尝试。
下面以一节群文阅读课为例,着重介绍智慧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和
实践。
1.
课前推送苛政猛于虎也的翻译 学习任务清单,研判学情
智慧课堂倡导以学定教,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课前展开积
极主动的自学。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教师在课前把设计好的学中国诗歌网上投稿平台 习任务清单通过平
台推送给学生,同时还可推送课件、微课等助读资料。
《项脊轩志》是人教版的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六单元的
其中一篇。本书是高中语文选修内容,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鉴赏
探究,感受古代诗文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提高对古代诗文
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热爱祖国的情感,增进运用祖国
语言文字的能力。作者归有光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
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象毕肖。他还有另外两篇作品《寒花葬志》和
《先妣事略》同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确定用“探人性之幽微,明琐事之真情”
作为三篇文章的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本节阅读课设置了以下课前推送资料:
1、助学资料
1)归有光的生平资料和《寒花葬志》、《先妣事略》两篇文章。
2)微课:关于“志”的文体特点,并录制这三篇文章的朗读音频。
2、课前任务单(1-5为必做题,6为选做题):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
2)阅读归有光生平史料,能够复述他的生平事迹。
3)听音频,能够读准字音,并将自己的朗读音频发送到班级空间;
4)细读三篇文章内容,勾画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5)将自己不懂的地方通过平板的班级空间发送。
6)通过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和这三篇文章,思考归家的家风如何。
【设计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情研判时大多是教师凭经验做出主
观判断。而智慧课堂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学情
研判,为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提供依据。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关于作者生平
以及字词的理解需要在课堂上才能完成。借助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
进行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现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同时通过平板的班级空间发送
朗读音频,也可以让老师及早掌握学生朗读率领的近义词 情况,及时制定应付对策略。
1.
课中师生生生生本互动,以学定教
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交流的平台,是三者言语建构的关系载体。智慧课
堂拓展了交流的空间场所,在课堂交流基础上增加线上交流的新方式,可以提高
信息交流效率。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教师实现教育价值,课堂成为知识增长
的场所。本文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为例,分析是课堂教学
的五个环节:
1:鉴赏品味——一间老屋
要求:找出修葺前和修葺后老屋的变化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提出思考与
交流:课文写了老屋修葺前后的变化,也写了作者在妻子死后的修葺情况,在详
略的处理上有何不同,为何要这样处理?
学生自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利用平板同屏展示,让学生学会筛选整合信
息,并明白写作时,详略处理的方法
2:品味鉴赏——三位女性
作者在文中围绕项脊轩回忆了三位女性,作者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
同?提出思考与交流:回忆母亲时为什么“余泣”?回忆祖母时为什么“长号不
自禁”?回忆妻子时,为什么只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
亭如盖矣”?
学生查找课文,并根据课前推四个的资料,独立思考,讨论分享,并利用平
板同屏展示,通过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联系作者生平及其时代,既
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意”,又不背离对作者作品的“志”,通过“逆”的方式
相互交融共建,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3:品味鉴赏——写作方法小结
提出思考与交流:如何通过生活琐事写出至深真情?如:注重细节的描写。
选择合适的道具,增加情感的厚度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分享展示探究成果,并利用平板同屏展示,让学
生学会深层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4:学以致用——改写结尾
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矣。” 设想一下妻子种植此树时的场景,想象一下妻子的音容笑貌等细节,写
一段文字。
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写作片段;用“拍照上传”功能,抽取部分学生作品
展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并通过写作的方式对写作方法理解和运用。
5:比较阅读:阅读《寒花葬志》和《先妣事略》,比较三篇文章在描写和
抒发情感方面的异同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分享展示探究成果,让学生学会深层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通过课堂环节的设计,可以巩固学生鉴赏散文思想感情的知识。通过不同的
作品,对作者归有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借古人触发他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和
感悟,理解作品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1.
课后设计个性作业,及时巩固反馈
传统的课后作业往往是全班共做统一布置的作业,缺少个性化;学生解答完
成后由课代表收齐了统鹊桥仙 纤云弄巧 一上交落日怅望古诗翻译 ;这样的方式单一,且反馈较慢。智慧课堂环境下
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结果、个性特征推
送不同的作业,实现作业推送的个性化,提高了针对性。学生随时可以线上提交,
突破时空的限制,缩短交送作业的周期。 学生线上提交作业后,教师可以随时
批阅,不必等到所有同学交齐再批阅。 教师只需批阅主观题。 客观题系统会自
动统计分析,生成作业报告,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教师能够将作业评
价及时线上发送给学生, 让学生第一时间看到老师的评价, 使其获得学习的成
就感, 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本节课根据课前和课堂的情况,分别推送以下作业给不同的学生:1、文言
字词的解释和重点语句的翻译;2、背诵课文《项脊轩志》;3、以“探人性之幽
微,明琐事之真情”为主题,写一篇赏析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小论文。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借力智慧课堂,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使得阅读教学
获得更好的效果,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2017。
1.
刘邦奇 .“互联网 +”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J]. 中国电
化教育 ,2016(10):51-56,73。
作者简介:陈丽玲,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课堂教学。
本文系增城区教育科学描写大自然的优美句子 “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素养为
本”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c2020072)阶段性
研究成果。
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谁写的-诊所的拼音
更多推荐
先妣事略翻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