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风起云涌-万户萧疏鬼唱歌


2023年3月29日发(作者:广州市委书记)

《诗经》赏析

一、《诗经》概说

(一)《诗经》的名称、分类及篇目: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或以诗篇的约数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尊之为经典,始称为《诗经》。

2、《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

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是指周朝京都地

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是

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3、《诗经》有标目的诗共311篇,实际留存305篇。305篇中,包括国风160篇,雅诗105

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诗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另有6篇有目

无辞,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 称为“笙诗”。“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有声无辞”,属于“过门曲”之类。

4、风雅颂:风雅颂是指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三种分爱祖国手抄报图片大全 类。“风”是指不同诸

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

乐。“雅”包括大雅、小雅。“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二)《诗经》的作者和年代:

1、《诗经》中各篇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已不可考。其中民歌是民间普通人的口头创作,

不能确指作者为谁。至于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除《鄘风载驰》(许穆夫人)等个别篇章外,

其余篇目作者已不可考。

2、《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说来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但具体作品难以指明

写作年代。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鲁颂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商颂可能是东周宋

国的作品。大雅的大部分也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小雅、国风的少数篇章

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

3、《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产生的地域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

江汉流域(周南、召南)。

(三)《诗经》的结集和流传:

1、关于《诗经》中民歌的汇集,后代有“采诗”之说。采诗的目的是作为统治者了解民情的

一种手段。大约还为了供祭祀、征伐、狩猎、宴庆举行仪式时用来望断南飞雁打一成语 演奏。《诗经》中贵族文人作

叮叮小文库

-1

品的汇集则是通过“献诗”的方式来完成。周代有让公卿列士献诗的制度,以表达他们对政事的批

评或歌颂的意见。这两部分诗汇集到乐官“太师”手中,经太师选订而成为“以乐语(诗)教国子

(贵族子弟)”的课本(《周礼春官》)。孔子删诗之说并不可靠,也许孔子做过一番“正乐”之

类的整理工作。

2、春秋时期,《诗经》被广泛应用于祭祀、朝聘、婚礼、宾宴等各种典礼仪式,以美刺为

手段的内部政治教育,以及通过赋诗言志而表情达意的社会交往和外交应对。春秋晚期,孔子在

私人讲学中把《诗三百》作为政治伦理教育、博物知识传授的教本。秦朝焚书,《诗》依靠口耳

相传得以保全。汉朝时期,传习《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鲁诗出于鲁人申培,齐诗出

于齐人辕固,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由其传授者毛公(大毛公鲁人毛亨、小毛公赵人毛苌)而

得名。鲁、齐、韩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后百余年间,后相继失传。毛诗属于古文

经学派,东汉以后,盛行于世,流传至今。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周部族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五篇作

品,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出世到武王伐商的许多传说和史迹,比较完整持之以恒是什么意思 地勾画出了周人的发祥、

创业和建国的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二)政治怨刺诗。这类诗歌是生活于乱世之中的诗人们的怨愤的倾诉,不平的心声。《诗

经》中有不少暴露政治弊端、反映阶级对立、揭露权贵者荒淫的民歌,如《魏风伐檀》、《魏

风硕鼠》表现劳动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邶风新台》、《鄘风相鼠》揭露和一曝十寒什么意思 嘲讽权

贵者的无耻丑行。大雅、小雅中的政治讽谕诗,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如《大雅荡》、《小雅正

月》,暴露弊端,批评国政,讽谏君主,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对后世诗人影响较大。

(三)兵役、徭役诗。这类诗歌表现了苛严的兵役、徭役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如《齐风东

方未明》、《邶风式微》、《豳风东山》、《卫风伯兮》、《小雅何草不黄》等,反映了征

夫及其家人的哀苦和悲伤,表达了人民渴望过正常和平生活的愿望。

(四)婚姻爱情诗。这类作品在《诗经》民歌中占很大比例。

1、大量的爱情作品表现了男女恋爱生活中各种情景和心理,如《周南关雎》等,写出了对

爱情的热烈憧憬和坦率表白;《邶风静女》等,描写了恋人幽会时的兴奋和不安;《秦风蒹葭》

等,表现对所思者一往情深的执著追求;《郑风将仲子》等,揭示了外来干涉给恋爱中的青年

叮叮小文库

-2

男女造成的压力和创伤。这些作品感情淳朴、真率、健康,内容广泛,真实反映了青年男女在爱

情生活中的忧喜得失。

2、《诗经》中还有不少关于婚姻生活的诗篇,其中以《邶风谷风》、《卫风氓》为代表

的所谓“弃妇诗”,描述了沉痛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在夫权制度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鞭挞了

薄情寡义的负心者。

(五)农事劳作诗。《诗经》民歌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人们从事劳动的情景,如《周南芣

苢》、《魏风十亩之间》,描写了劳动的愉快感受;《七月》等诗则展示了农奴们一年四季紧

张辛苦的劳作生活。

(六)爱国抗敌诗。《秦风无衣》表现了人民同仇敌忾,团结御敌,保家卫国的精神。《鄘

风载驰》也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诗篇。

(七)歌功颂德诗。在《诗经》的《颂》及二雅中有不少歌功颂德之作,它们或颂帝王、歌

天命,或颂战功、扬王威,或颂宴饮,赞嘉宾,总的说来思想内涵及文学价值不高。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

《诗经》作品以朴素自然的写实风格为基调,主要表现为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

思想感情。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征役诗,还是来自生活的婚恋诗、农

事诗、爱国诗,大都紧贴现实,直面人生,反映人民朴实的生活和愿望,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自然

流露。《诗经》中的作品,很少虚幻的描写,抒情叙事都有很强的写实性,产生出真实自然的艺

术效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

(二)形象的塑造

形象的塑造上,诗经也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在大部份的抒情诗中,作者通过主人

公内心直接的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与悲哀,激起读者的同情,而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的行动及

其性格特徽,和他们不同的面貌。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含义,朱熹《诗集传》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用现代的话说,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

接的陈述描写。如《豳风七月》、《大雅生民》几乎通篇都用赋的手法进行描述。比,就是打

比喻,对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况。如《魏风硕鼠》用老鼠比喻贪婪的统治者,《卫风硕人》用一

叮叮小文库

-3

连串比喻来展示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兴,即是起兴或发端。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用一两句话写一下周围的景物,以引出所要歌咏的对象。兴还可以起到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的

作用。如《周南关雎》以关雎鸟的鸣叫,引出描写主人公对“窈春雨作文 窕淑女”的思慕。《周南桃夭》

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象征姑娘的艳丽青春。

(四)叠章结构和四言句式。1、章节回环复沓是《诗经》作品篇章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所谓复沓,就是指一首诗若干章的字句基本相同,只是在这些章节的对应位置上更换少数字词,

反复地咏唱。这种结构形式便于记忆和传唱,起到加强抒情的效果。如《周南芣苢》、《秦风蒹

葭》等就是这种结构。2、《诗经》的句式(句型、句法)多是四言一句,但也依据需要而灵活

多变,从一言到八言的句式都有。

(五)生动的语言与和谐的韵律。诗经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特别是作者们

根据汉语音韵配合的特点,运用了双声(如“参差”“玄黄”等)、叠韵(如“崔嵬”“窈窕”等)、叠

字(如“夭夭”“忡忡”等)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增加了形象性和音乐

性;如用“关关”、“灼灼”拟声状貌,声情毕肖,因而收到了较大的艺术效果。动词、形容词极

多,使用精当、细致、准确。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格,使作品异彩纷呈。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以“子衿”借代所思念的人;“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句式对仗工整,用“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反

衬主人公的痛苦心情,都令人赞叹。双声叠韵叠字的运用很有特色,如参差、窈窕、辗转、洒扫、

拮据、崔嵬、滂沱、逍遥、翱翔、绸缪等。《诗经》的用韵有隔句押韵、句句押韵、句尾韵、句

中韵等多种形式。

(六)生动的描写,精炼优美的语言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对人物也起了烘托的作用,如“蒹葭”则以“蒹葭苍苍、白露如霜”的清秋的

萧瑟的景象,衬托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见的空虚和怅惘。“桃夭”则以鲜艳盛开的桃花起兴,

衬托出将出嫁的少女们光采焕发的姿容。

(七)形式的多样化

诗经在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常冲破四言的定格,

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

四、《诗经》的抒情特色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忧伤感情的时候,总体上比较克制而显得平和。克制的感情,

特别是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强烈的望庐山瀑布古诗拼音版本 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

叮叮小文库

-4

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这一特点,也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

五、《诗经》的影响

《诗经》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为后世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诗

经》民歌的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启发和推动后世作家向民间文学作品学

习。《诗经写爱情的诗句 》的赋、比、兴手法为历代诗人学习和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创作的民族特色。

更多推荐

风雅颂分别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