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bǎi chǐ gān tóu,
gèng jìn yī bù) 百尺竿头指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
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
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佛家语,
比喻道行、造诣虽深,
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
但不能满足,
还要进一步努力.
出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语出自《景德传灯录》,
讲的是景岑禅师的故事.
景岑禅师是唐朝时湖南长沙人,
师从于南泉普愿(沩山),
法号「招贤大师」,
世人称为「长沙和尚」.
一日,
一僧见过了南泉普愿,
景岑派小和尚去问话.
曰:“和尚见南泉后如何?”默然.
再问.
曰:“未见南泉时如何?”曰:“不可更别有也.
” 景岑禅师听了小和尚的汇报,
作了一偈:“百尺竿头不动(坐的)人,
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 “百尺竿头不动”是很高的境界,
是一种寻常人不易达成的豁然开朗.
也许这就是顿悟,
是由凡入圣境.
到了这种境界,
已然得窥法门,
已经是“得入”了.
当然,
付出的艰苦和经验不一而足.
这一点,
我以为非常重要,
世界虽大,
人生的路也长,
但并不是经常会有这种机会,
有这样的感悟.
大多时候,
只是感觉在爬山,
在往前走,
而这种“一览众山小”的享受,
只有在一定的巅峰才得体验.
山外自然更有山,
大家对此自然也有各自的理解,
但我以为,
要有这样的震憾,
还是很不容易.
可是,
百尽竿头还不是“真”,
还得更进一步,
那如何进步?小和尚和我们一样困惑,
向景岑禅师问了同样的问题:“百尺竿头,
如何进步?”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
澧洲水.
”小和尚还不明白:“弟子不会.
”景岑禅师进一步解释:“四海五湖王化里.
” 我理解,
景岑禅师所说的,
就是由圣入凡,
出空入有,
到生活中找回悟的价值来.
山水海湖,
十方世界,
都是“真”意所在,
都是烦恼即菩提的世界.
洞山良价有一句偈正好做注脚:“人人尽欲出常流,
折合还归炭里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就是要归炭里坐去.
这又好比是顿悟后的渐修,
到生活中去实践禅.
景岑禅师的老师南泉普愿说死后愿做山下农家的水牯牛,
这又是化我为万物了,
也许正是“全身”所指.
到了这样的境界,
我想才真是无拘无束,
无可无不可了.
示例:故聊复言之,
恐或可以少助~之势也.
★宋·朱熹《答巩仲至书》 近义词:再接再厉 反义词:每况愈下、固步自封 用法:作谓语、状语;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
更多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