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原文曹植年十余岁.

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

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

下笔成章,

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

太祖悉将诸子登台,

使各为赋.

植援笔立就,

可观.

太祖甚异之.

性简易,

不治威仪.

舆马服饰,

不尚华丽.

每进见难问,

应声而对,

特见宠爱.

译文:曹植十多岁的时候,

就可以背诵《诗经》、《论语》等几十万字的文章及其他诗词歌赋,

善于文章写作.

太祖曹操曾经看他的文章,

对曹植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吗?”曹植跪下回答:“我的言论是自己的观点,

写出来就成文章了,

您可以当面考我,

为什么还要请别人呢?”当时邺城铜雀台刚刚建成,

曹操让所有的儿子都到台上,

让他们以铜雀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曹植挥笔马上就完成了,

而且文章很有文采.

曹操对他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

曹植天性随和,

不让人敬畏,

他使用的车马以及自身的装束打扮也都不追求华丽.

每次去见曹操,

曹操都故意用疑难问题来刁难他,

但曹植都能应声而答,

因此颇受曹操宠爱.

注释1《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2.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3.

属文:写文章.

4.

太祖:指曹操.

5.

顾:只,

只要.

①《为学》中,

“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反而 ②《螳螂捕蝉》“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而不顾其后之患也”:顾及 6.

奈何:①怎么办 (无可奈何)②为什么(表示反问) 7.

邺:古地名,

在今河南境内.

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新:副词,

刚刚,

才 8.

悉:都 9.

使:派;让 10.

援:提,

拿 11.

可观:值得一看 12.

异:认为惊异,

感到惊异 13 诸:自已的儿子 14.

立就:立刻完成 15.

善:通\"擅\'\'擅长 16.

尚:崇尚 17.

尝:曾经.

18.

为:作 曹植聪慧的具体表现:他可以挥笔马上就完成了,

而且文章很有文采.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