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
叫“马特莱法则”,
又称“二八法则”.
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是“二八管理法则”.
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
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
以提高企业效率.
二是“二八决策法则”.
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
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
三是“二八融资法则”.
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
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二八营销法则”.
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
渗透营销,
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之,
“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
发现无论是国际发达的传媒业,
还是处在上升阶段的中国传媒业,
都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二八法则”,
具体如下: 一是技术法则.
传媒业的产值80%来自技术设备业,
只有20%来自内容产业.
国际上将信息技术产业、新闻业和娱乐业统称为大媒体业.
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件其实是大媒体产业的硬件.
这对投资传媒业的人、经营传媒业的人和研究传媒业的人都是一个启示,
即我们在大媒体时代,
应该放开我们的视野,
关注大媒体.
只有对信息技术高度重视,
加强研发,
才能引领大媒体时代,
并占领制高点.
二是市场法则.
传播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产品同质化的形势下,
方便是产品被选中的决定性因素.
电视行业普遍认为,
互动电视用机顶盒来完成观众与节目的互动,
但电视与短信互动的成功,
再一次重复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网络领域,
也是短信、游戏等方便、低价的产品超越电子商务业务.
三是娱乐法则.
传媒内容业20%的产值在新闻,
80%的产值在娱乐.
美国的新闻广播电视网ABC、NBC、CBS、CNN悉被娱乐巨头收购.
即使单纯的新闻业也出现严重的娱乐化态势.
新闻集团的收入结构是这样的:40%来自新闻业,
60%来自娱乐业,
其中新闻部分主要来自其大众性报纸.
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威望迪环球、索尼等巨头的业务80%以上都集中在娱乐领域.
四是副业法则.
传媒业20%的收入来自主业,
80%的收入来自相关商品开发.
相关商品开发是指以内容主题、角色、影像、形体、名号、事件、创意为蓝本设计、制造、销售相关商品.
相关商品使影视节目走下屏幕、报刊跳出本业,
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
从而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五是贵宾法则.
给一个公司带来80%利润的是20%的客户.
按照这个原则,
如果能把这20%的客户找出来,
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于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的增长无疑是最大的帮助.
虽然大众传媒娱乐的主力消费者是最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
但这不妨碍“二八法则”的应验.
首先,
面向大众的产品,
其收益80%的来自20%的客户,
这在传媒业界是个常识.
其次,
80%的收益来自20%的市场,
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购买力比重就超过全国50%.
再次,
面向20%的大客户的媒体价值很高,
如探索品牌就位居全球十大品牌之列.
六是品牌法则.
20%的强势品牌,
占有80%的市场份额.
一般来说,
第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第二品牌高出一倍以上,
在行业中是价值最大的品牌.
在网络界,
三大门户网站无论是在吸引力方面,
还是收入方面都占据网络产业的绝大部分.
“二八法则”之所以得到业界的推崇,
就在于其提倡的“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
确定了传媒业的视野.
要用好“二八法则”,
传媒业首先弄清楚企业中的20%到底是哪些,
从而将自己经营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这20%的重点经营要务上来,
采取有效的倾斜性措施,
确保重点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进而带动全面,
取得传媒经营整体进步.
更多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