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也是决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的重要依据.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

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是学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首先遇到的问题,

也是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和国情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是大学生容易感到困惑和疑问较多的问题.

国内外的某些言论曾引起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惑.

因此,

认识这个问题十分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

不能简单化地给予解答,

而应该将理论和历史事实相结合,

进行全面、辩证的阐述和深入、具体的剖析.

本文着重分析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

以及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及文化渗透的主要方式与特点.

过去一般泛用广义的帝国主义概念,

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本文采用更为确切的资本—帝国主义概念.

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

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

东方将永远沉沦”.

这些人往往还以马克思论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和殖民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提法,

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

15世纪,

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

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

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

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

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

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

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

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

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

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

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

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

可见,

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印度和中国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读读马克思的几段话,

领会其精神和内涵.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他说:“的确,

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

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

……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则谈到了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

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

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还指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

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

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

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但是,

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难道资产阶级做过更多的事情吗?难道它不使个人和整个民族遭受流血与污秽、蒙受苦难与屈辱就实现过什么进步吗?”我们应该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

全面准确地领会和理解马克思著作的原意和精神,

学习马克思分析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下面我结合中国近代历史来谈谈学习马克思这几段话体会到的几层意思.

第一,

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

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

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

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

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但是同时,

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

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

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

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

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

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

贩卖人口,

发动战争,

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

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

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

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

即使殖民主义有所谓的“建设性使命”,

为中国资本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

但这也使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牺牲和痛苦的代价,

使中华民族遭受了“流血与污秽”,

蒙受了“苦难与屈辱”.

帝国主义的侵略正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源,

也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

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

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

扶植中国封建势力,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

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争取独立和民主,

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二、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

特别是军舰和大炮,

或者进行武力威胁,

或者发动侵略战争,

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

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

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

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

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

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

在历次侵华战争中,

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迫使中国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掠夺中国的大片领土,

勒索赔款,

掠夺财富.

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

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