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意式现在译为“理念”(Ideas),
通式即谓“形式”(form),
个人觉得吴寿彭老先生译的《形而上学》在传神达意上最佳,
唯一缺陷就在一些术语与今天通行的译法不同,
你可以参考苗力田的译本,
苗公的译本还是十分准确的,
但远不如吴译本详尽.
另外,
阅读时最好参考英国洛布丛书或罗斯的英译本.
柏拉图的“理念”是被视作为客观真实的,
切不可理解为人对事物的“概念”,
而存在于事物之中,
它更毋宁存在于可感事物之外.
叔本华的书我没有读过,
不敢妄作回答,
可能是其“生命意志”的另一个表述,
德国内在性思想的传统中,
有理念在万事万物中展现自身的说法(而不似柏拉图“理念”仅仅停留于事物之外),
这点在谢林和黑格尔那里表现得非常突出.
关于“通式”,
在吴译本中,
把“通式”与“形式”区别开来(二者在希腊语中是同一个词),
你所指得在那个大理石像在译本中就译成“形式”,
而“通式”则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相当于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从这里看,
你说理念更抽象普遍,
形式更具体完全正确).
苗译本中,
“通式”和“形式”一概都译成“形式”,
没有区分.
在柏拉图那里形式与理念是同一的,
往往可以互换.
关于对数学的理解,
我自己也最犯迷糊,
对于柏拉图而言,
数学不以可感世界为目的,
而是达到可感对象背后的理念(形式)的途径(可参见《理想国》第七卷522C—526C),
据说有些算术法是柏拉图学派的秘传术,
搞得挺神秘.
另,
毕达哥拉斯学派中,
所说的“二”更多地意指“偶”,
即二的倍数,
故多表示“众”,
还有,
希腊语中不定冠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三种形态.
化学通式【化学术语】 化学通式实际上是化学反应规律的一种化学用语的描述.
当在通式的范围内,
有大量的化合物可以独立地分类在其相应的分类位置上时,
只对那些对检索最有用的化合物进行分类.
如: 铬铁矿,
是尖晶石类矿物的统称,
化学通式是(Me,
Fe)(Cr,
AI,
Fe)2O4.
橄榄石,
化学通式是R2[SiO4],
蒙脱石的理论化学通式是Al2O3·4SiO2·nH2O(n通常大于2) 羧酸及其皂类,
化学通式为R—COOH及(R—COO)nMm 酯类,
化学通式为RCOOR 叶腊石,
化学通式Al2O3-4SiO2-H2O 电气石,
化学通式为 nar3al6[si6o18]3(oh,
f)4
更多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