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
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
国君为轻.
所以,
得到民心的做天子,
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
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
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
国家就改立国君.
祭品丰盛,
祭品洁净,
祭扫按时举行,
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
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
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
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
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
但是比起孔子来说,
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
“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
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 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
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
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
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
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
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
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
而且理应被赶下台.
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
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
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但是一般说来,
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
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
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
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
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
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更多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