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个硕大无比的球体.
古希腊时科学家用巧妙的方法测出了它的半径有6400多公里.
但是,
人们一直不知道这个巨大的球体有多少重 地球那么大,
那么重,
用普通的秤来出地球的重量,
那是不可思议的.
第一,
世界上没有这样一杆能称得起地球的巨秤.
其次,
谁也无法拿得起这杆秤.
就算有一个力大无穷的大力士能提得起地球,
也无法秤我们的地球,
因为那个能够称得起地球的人,
站在什么地方去称地球呢 人们总不能站在地球上称地球吧!1750年,
英国19岁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向这个难题挑战.
那么,
他是怎样称出地球的重量的呢 卡文迪是运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称出地球重量的.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两个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与两个物体的重量成正比.
这个定律为测量地球提供了理论根据,
卡文迪许想,
如果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和距离,
知道了其中一个物体的重量,
就能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重量.
这在理论上完全成立.
但是,
在实际测定中,
不必须先了解万有引力的常数K.
卡文迪许通过两个铅球测定出它们之间的引力,
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
两个普通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很小的,
不容易精确地测出,
必须使用很精确的装置.
当时人们测量物体之间引力的装置用的是弹簧秤,
这种秤的灵敏度太低,
不能达到实验要求.
卡文迪许利用细丝转动的原理,
设计了一个测定引力的装置;细丝转过一个角度,
就能计算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
然后,
计算出引力常数.
但是,
这个方法还是失败了.
因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太小了,
细丝扭转的灵敏度还不够大.
灵敏度问题成了测量地球重量的关键.
卡文迪许为此伤透了脑筋.
有一次,
他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突然看到几个孩子在做游戏.
有个孩子拿着一块小镜子对着太阳,
把太阳反射到墙壁上,
产生了一个白亮的光斑.
小孩子用手稍稍地移动一个角度,
光斑就相应地移动了距离.
卡文迪许猛然醒悟,
这不是距离的放大器吗 灵敏度不可以通过它来提高吗?于是,
卡文迪许在测量装置上装上一面小镜子.
细丝受到另一个铅球微小的引力,
小镜子就会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
小镜子反射的光就转动一个相当大距离,
很精确地知道引力的大小.
利用这个引力常数,
再测出一个铅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计算出了地球的重量,
即为60万亿亿吨.
现代测量的结果为59.
76万亿亿吨.
更多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