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解答一举报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

形成于隋代,

发展于唐宋,

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

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

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

形成于隋代,

发展于唐宋,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

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

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

到钱塘越地,

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

吴王夫差挖邗沟,

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

并修筑了邗城,

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

完成于隋朝,

繁荣于唐宋,

取直于元代,

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

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

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

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

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

开凿贯通了大运河,

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隋代开始全线贯通,

经唐宋发展,

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

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

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十九世纪海运兴起,

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

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

黄河迁徙后,

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

河道淤浅,

南北断航,

淤成平地.

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

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写照.

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

裁弯取直,

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

航运条件有所改善.

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

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

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更多推荐